念奴娇 · 赋雨岩,效朱希真体
近来何处有吾愁?何处还知吾乐?一点凄凉千古意,独倚西风寥廓。并竹寻泉,和云种树,唤作真闲客。此心闲处,未应长藉丘壑。
休说往事皆非,而今云是,且把清尊酌。醉里不知谁是我,非月非云非鹤。露冷松梢,风高桂子,醉了还醒却。北窗高卧,莫教啼鸟惊着。
拼音
译文
近来哪有我的愁绪呢,哪里又是我的乐趣?内心一点凄凉与骚人墨客们的千古寂寞相似啊,独自倚着栏杆看苍茫大地。在竹林中寻找清泉,在云雾里种植树苗,这样是不是被叫着真的有闲人啊,可是我这颗闲着的心,不应该长久地呆在峰谷之中啊。
不要说过去的事都一无是处,而今我举着酒杯独饮,却觉得往事就是如此。醉了已不知我是谁谁是我了,不是明月不是白云不是飞鹤。露渐冷风也急,松叶和桂花正风中摇晃,我醉了却还清醒着。在北窗上躺着入眠,切莫叫凄惨的鸟啼声给我从温柔的梦中惊醒。
注释
“赋雨岩,效朱希真体”:四卷本甲集作“赋雨岩”。
雨岩:宋·韩淲《涧泉集·卷十二·〈七言律诗·朱卿入雨嵓,本约同游,一诗呈之〉》云:“雨嵓只在博山隈,往往能令俗驾回。挈杖失从贤者去,住庵应喜谪仙来。中林卧壑先藏野,盘石鸣泉上有梅。蚤夕金华鹿田寺,斯游重省又遐哉。”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二十一·〈江南东路·信州〉》:“博山在永丰县西二十里。……唐德韶禅师建刹其中,寺后有卓锡泉。”
朱希真:《宋史·卷四百四十五·〈文苑传·朱敦儒传〉》:“朱敦儒字希真,河南人。……志行高洁,虽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素工诗及乐府,婉丽清畅。”宋·黄升《花庵词选·续集卷一·朱希真》:“朱希真名敦儒,博物洽闻,东都名士。南渡初以词章擅名。天资矿源,有神仙风致。”按:朱希真有《樵歌》三卷行于世。
寥廓:广信书院本作“寥阔”,玆从四卷本。
并竹:王诏校刊本及四印斋本作“剪竹”。
闲客:广信书院本作“闲个”,玆从四卷本。
未应:四卷本作“不应”。
“休说往事皆非,而今云是”句: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露冷松梢:四卷本作“露冷风高”。
风高桂子:四卷本作“松梢桂子”。
“北窗高卧,莫教啼鸟惊着”句:晋·陶渊明《与子俨等疏》:“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金国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辛稼轩生于金国,其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时年二十一岁。历任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後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後,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辛稼轩病逝,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号“忠敏”。辛稼轩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 794篇诗文
辛弃疾的其他作品
- 《 临江仙 》 —— [ 宋 ] 辛弃疾
- 《 眼儿媚 · 妓 》 —— [ 宋 ] 辛弃疾
- 《 摊破浣溪沙 · 总把平生入醉乡 》 —— [ 宋 ] 辛弃疾
- 《 夜游宫 · 苦俗客 》 —— [ 宋 ] 辛弃疾
- 《 破阵子 ·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 [ 宋 ] 辛弃疾
- 《 祝英台近 · 绿杨堤 》 —— [ 宋 ] 辛弃疾
- 《 鹧鸪天 · 和傅先之提举赋雪 》 —— [ 宋 ] 辛弃疾
- 《 美芹十论 · 察情第二 》 —— [ 宋 ] 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