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楼
相思苦,君与我同心。鱼没雁沈沈。是梦他松後追轩冕,是化为鹤後去山林。对西风,直怅望,到如今。
待不饮、奈何君有恨。待痛饮、奈何吾有病。君起舞,试重斟。苍梧云外湘妃泪,鼻亭山下鹧鸪吟。早归来,流水外,有知音。
拼音分享图
所属合集
注释
“送丁怀忠教授入广。渠赴调都下,久不得书,或谓从人辟置,或谓径归闽中矣”:四卷本乙集作“送丁怀忠”。
丁怀忠:宋·赵蕃《淳熙稿·卷五》有《送丁怀忠朝佐赴象州教授》诗。《欧阳文忠公文集》卷末附载编订校正人姓名中有云:“绍熙三年承直郎前桂阳军军学教授丁朝佐字怀忠。”据知怀忠名朝佐,即曾与曾三异等同编校《欧阳文忠公文集》者。宋·周必大《跋欧阳文集》有云:“承直郎丁朝佐,博览群书,尤长考证。”宋·陈傅良《止斋集·卷六》有《送丁怀忠教授象州》诗。《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一·虾蟆碚(bèi)》有丁氏校语云:“《虾蟆碚》诗,诸本皆作碚。朝佐考字书无此字。今祕书正字项安世尝自蜀来,云土人写作背字,音佩。”据知一时名流与丁氏交游者甚多。据词题及丁氏《跋玉堂杂记》自署“樵溪丁朝佐”,知丁氏为闽人。宋·洪迈《夷坚丁志·卷二·张注梦》条有云:“邵武人张注,绍兴丁卯秋试,……既而不利。至乾道己丑始以免举再行。而同里丁朝佐亦预计偕。二人同登科。朝佐正生于丁卯。”据知丁氏为闽之邵武县人。(《邵武县志》不载丁氏行实。)北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南宋·赵希弁《附志·卷一·杂史类》:“《朝野遗事》一卷,右赵文崧伯山所著记,……淳熙中周益公帅长沙,命项安世、丁朝佐、杨长孺讐校而刻之。”《职官类》:“《玉堂杂记》三卷,右周益公必大记玉堂中事也,丁朝佐谓‘九重之德美、前辈之典刑、恩数之异同、典故之沿革,皆因事而见之’云。”
“是梦他松后追轩冕”句:《三国志·卷四十八·〈吴书·三嗣主传·孙皓传〉》:“(宝鼎)三年春二月,以左右御史大夫丁固、孟仁为司徒、司空。”东晋·裴松之注引《吴书》:“初, 固为尚书,梦松树生其腹上,谓人曰:‘松字,十八公也,后十八岁,吾其为公乎!’卒如梦焉。”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八十八·〈木部上·松〉》引张勃《吴录》:“丁固初为尚书,梦松树生其腹上,谓人曰:‘松字,十八公也,后十八岁,吾其为公乎!’卒如梦焉。”后因以“梦松”为祝人登三公位的典故。后,略似今口语中之“啊”字,不作先后解。
“是化为鹤后去山林”句:东晋·陶渊明《搜神后记》:“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於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郡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纍纍。’遂高上冲天。今辽东诸丁,云其先世有升仙者,但不知名字耳。”
“苍梧云外湘妃泪”句:舜南巡,崩于苍梧之野,二妃追至,哭泣甚哀,以泪挥竹,染竹成斑,后投水而死,为湘水女神,亦曰湘君或湘夫人。唐·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
“鼻亭山下鹧鸪吟”句:湖南道州境内之有庳(bì)墟,相传舜封其弟象於此。其地有山,原名鼻墟山,《括地志》作鼻亭山。山下有象庙,唐元和中道州刺史薛伯高撤其屋、墟其地。柳宗元为作《道州毁鼻亭神记》以刻于山石。黄庭坚《戏咏零陵李宗古居士家驯鹧鸪》诗:“终日忧兄行不得,鹧鸪应是鼻亭公。”任渊注:“《汉书·昌邑王传》曰:‘舜封象于有鼻。’”颜师古注:“有鼻在零陵,今鼻亭是也。”又按:柳子厚有《斥鼻亭神记》,盖在道州,道与永实相接云。舜至苍梧,不复能巡狩,而孟子谓象以爱兄之道来,故此诗因鹧鸪之声以寄意。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金国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辛稼轩生于金国,其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时年二十一岁。历任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後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後,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辛稼轩病逝,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号“忠敏”。辛稼轩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 7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