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渊明最爱菊,三径也栽松。何人收拾,千载风味此山中。手把离骚读遍,自扫落英餐罢,杖屦晓霜浓。皎皎太独立,更插万芙蓉。
水潺湲,云澒洞,石巃嵷。素琴浊酒唤客,端有古人风。却怪青山能巧,政尔横看成岭,转面已成峰。诗句得活法,日月有新工。
拼音
注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台城游》、《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唐朝大曲有《水调歌》,宋·王灼《碧鸡漫志·卷四·〈水调〉》:「按《隋唐嘉话》:炀帝凿汴河,自制《水调歌》,即是水调中制歌也。世以今曲《水调歌》为炀帝自制,今曲乃中吕调,而唐所谓南吕商,则今俗呼中管林钟商也。」凡大曲有「歌头」,此殆裁截其首段为之。双调,九十五字,前后阕各四平韵。亦有前后阕两六言句夹叶仄韵者,有平仄互叶几于句句用韵者。
松菊堂:未详。
「渊明最爱菊,三径也栽松」句: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稼轩曾作《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阕,有「三径初成」之句。三径,指新居的小路。
千载风味:指陶渊明归隐之情趣。
「手把《离骚》读遍」句:魏晋以来,以熟读《离骚》为高士之标志,至唐尤盛。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唐·柳宗元《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诗:「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
「自扫落英餐罢」句:语出战国楚·屈原《楚辞·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落英,落花。
「皎皎太独立,更插万芙蓉」句:唐·韩愈《奉酬卢给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见寄,并呈上钱七兄徽、阁老张十八助教》诗:「我今官闲得婆娑,问言何处芙蓉多?撑船昆明渡云锦,脚敲两舷叫吴歌。太白山高三百里,负雪嵬嵬插花里。」韩诗谓太白山高,六月积雪,其倒影插昆明池荷花中。辛词之「更插万芙蓉」当亦谓松菊堂之倒影插入荷花丛中。
水潺(chán)湲(yuán):水徐流貌。战国楚·屈原《楚辞·九歌·湘夫人》:「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云澒(hòng)洞:云弥漫无际貌。汉·贾谊《旱云赋》:「运清浊之澒洞兮,正重沓而并起。」此谓相连状。
石巃(lóng)嵷(sǒng):山石高耸貌。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崇山矗矗,巃嵷崔巍。」此谓堆积状。
「素琴浊酒唤客」句:晋·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离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唐·刘禹锡《陋室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宋·苏轼《蔡景繁官舍小阁》:「素琴浊酒容一榻。」下句所言「古人风」,于此可见。
能巧:能同「恁」,犹云「如许」或「这样」。
「却怪青山能巧」句:令人惊异的是青山如此乖巧。
政尔:又作「正尔」;正,怎么;尔,这样。
「政尔横看成岭,转面已成峰」句:宋·苏轼《庐山与总老同游西林》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句得活法」句:活法:宋·吕本中《江西宗派诗序》:「自得之,忽然有入,然后惟意所出,万变不穷,是名『活法』。」又,吕本中作《夏均父集序》云:「学诗当识『活法』。所谓『活法』者: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又不背于规矩也。是道也,盖有定法而无定法,无定法而有定法。知是者则可以与语『活法』矣。」
新工:新之创意。宋·黄庭坚《寄杜家父》:「径欲题诗嫌浪许,杜郎觅句有新工。」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金国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辛稼轩生于金国,其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时年二十一岁。历任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後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後,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辛稼轩病逝,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号“忠敏”。辛稼轩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 7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