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 送赵达夫

一杯莫落他人后,富贵功名寿。胸中书传有馀香,看写《兰亭》小字、记流觞。 问谁分我渔樵席,江海消闲日。看君天上拜恩浓,却恐画楼无处、著春风。
拼音

注释

送赵达夫:广信书院本作“用前韵”。玆从四卷本乙集。 赵达夫:南宋·袁燮《絜斋集·卷十八·运判龙图赵公墓志铭》:“公讳充夫,字可大,魏悼王之七世孙也。始名达夫,字廉善,孝宗为更其名,公并字易焉。……从外舅寓居于信之铅山。……通判湖州,守临汀、嘉禾、吴兴三郡,奉祠,……擢提举淮东常平茶盐公事,直秘阁、福建转运判官,告老,进直敷文阁与祠,再告老,升龙图阁致其事。” 他人:四卷本作“吾人”。 “一杯莫落他人后,富贵功名寿。”句:敬酒以贺赵达夫仕途坦荡,兼有富贵功名寿。 看写:王诏校刊本脱“看”字,《六十家词》本及四印斋本作“写得”。 兰亭:绍兴县西南渚山上的一个亭子,环境优美,风景秀丽。晋穆帝元和九年(公元353年) 三月三日,是古俗修禊日。王羲之和当时名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人,宴集于兰亭。他们临流赋诗,各抒怀抱。事后,王羲之写了《兰亭集序》。 流觞: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又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胸中书传有馀香。看写兰亭小字、记流觞。”句:言赵达夫文有奇才。 江海消闲日: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问谁分我渔樵席,江海消闲日。”句:言自己落职为民,闲居上饶。 春风:四卷本作“东风”。 “看君天上拜恩浓,却恐画楼无处、着春风。”句:言赵达夫深得皇帝宠爱,春风得意,前途无量。
辛弃疾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金国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辛稼轩生于金国,其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时年二十一岁。历任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後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後,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辛稼轩病逝,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号“忠敏”。辛稼轩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 7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