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百郡怯登车,千里输流马。乞得胶胶扰扰身,却笑区区者。 野水玉鸣渠,急雨珠跳瓦。一榻清风方是闲,真得归来也。
拼音

注释

卜算子:词牌名。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观光的绰号。骆观光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北宋时盛行此曲。明末清初·万红友《词律》引毛氏云:「骆义乌诗,用数名,人谓为『卜算子』,故牌名取之。」又云:「按山谷词『似扶著卖卜算』,盖取义以今卖卜算命之人也。又因秦湛词有:『极目烟中百尺楼』之句,故《图谱》删『卜算子』而名『百尺楼』;然『卜算子』之名,得知较早也。」。元高拭词注「仙吕调」。苏东坡词有「缺月挂疏桐」句,名《缺月挂疏桐》。秦处度词有「极目烟中百尺楼」句,名《百尺楼》。僧皎词有「目断楚天遥」句,名《楚天遥》。无名氏词有「蹙破眉峰碧」句,名《眉峰碧》。双调,四十四字,上下阕各两仄韵。两结亦可酌增衬字,化五言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章集》入「歇指调」,八十九字,前阕四仄韵,后阕五仄韵。 「用韵答赵晋臣敷文,赵有真得归、方是闲二堂」句:广信书院本作「用韵答赵晋臣敷文,赵有真得归、方是闲堂」,四卷本乙集作「答晋臣敷文,渠有方是閒、真得归二堂」。 赵晋臣敷文:《上饶县志·寓贤传》:「赵不迂,字晋臣,尝创书楼于上饶,吟咏自适。」《铅(Yán)山县志·卷十二·选举志》:「赵不迂,士礽(Réng)四子,绍兴二十四年进士,中奉大夫,直敷文阁学士。」南宋·洪景庐《夷坚三志·壬六·滕王阁火》:「南昌章江门外,正临川流,有小刹四五联处其下,水陆院最富。一僧跨江建水阁三数重,邦人士女,游遨无虚时,实为奸淫翔集之便。庆元四年七月二十六日夜,细民家失火,延识其处,俄顷,烟火不可向迩,一院片瓦不存。滕王阁外庑遂罹郁攸之害。赵不迂晋臣以漕使兼府事,出次城头,遥望西山,焚香祷于旌阳真君。西风方炽,忽焉反东,火随以息。常年八月十五日,所至以真君生朝,自旦日即率诣玉隆宫,四远毕集,未尝不东风,盖欲使献送者舟船利达。凡半月,岁岁如是。灵仙威神,如在其上,其为人作敬,宜矣。大孙赴试漕台,正见其事。」曹石仓《大明一统名胜志·江西南昌府》:「乐园即宋漕司花园,绍兴中转运判官赵奇符剏(chuàng),……至庆元五年,秘阁赵不迂榜以今名。」 「百郡怯登车」句:百郡当汎指州郡。《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列传·范滂传〉》:「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千里输流马」句:《三国志·卷六十七·〈蜀书·诸葛亮传〉》:「(建兴)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东晋、南朝宋·裴世期注引《魏氏春秋》载木牛流马之法。赵晋臣曾任江西漕,故云然。 胶胶扰扰:《庄子·卷十三·〈外篇·天道〉》:「然则胶胶扰扰乎?」宋·王介甫《答韩持国芙蓉堂二首·其二》诗:「乞得胶胶扰扰身,五湖烟水替风尘。」 「急雨珠跳瓦」句:唐·杜樊川《题池州弄水亭》:「一镜奁曲堤,万瓦跳猛雨。」宋·黄山谷《谢黄从善司业寄惠山泉》诗:「急呼烹鼎供茗事,晴江急雨看跳珠。」 一榻清风:宋·苏东坡《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其四》诗:「食罢茶瓯未要深,清风一榻抵千金。」 方是闲:《遁斋闲览》:「予尝于驿壁见人题两句云:『谋生待足何时足,未老得闲方是闲。』」 真得:广信书院本作「真是」,玆从四卷本乙集。
辛弃疾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金国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辛稼轩生于金国,其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时年二十一岁。历任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後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後,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辛稼轩病逝,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号“忠敏”。辛稼轩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 7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