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一剪梅:词牌名。元高拭词注「南吕宫」。因周美成 词起句有「一剪梅花万样娇」,乃取前三字为调名。又韩涧泉词有「一朵梅花百和香」句,故又名《腊梅香》,李易安词有「红藕香残玉簟秋」句,故又名《玉簟秋》。双调小令,六十字,上下阕各三平韵。每句并用平收,声情低抑。亦有句句叶韵者。
于飞:偕飞。于,语助词。《诗经·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娇羞无力应人迟」句:唐·白乐天《长恨歌》:「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尊:同“樽”,zūn,酒杯。
- 烟翠:烟霭云雾,翠岚。
- 霏微:雾气、细雨等迷濛的样子。
- 绛纱:红色纱幕。
- 于飞:比喻夫妻间的和美、亲密,这里借指男女相伴。
翻译
歌声停歇,酒杯已空,月亮也向西边沉沉坠落。百花门外,翠色的雾气若有若无,一片迷蒙。红色纱幕笼罩着烛光,灯影下两人相伴离去。回去吧,回去吧。 美酒晕染上她的脸颊,愈发显得美丽动人。一步一步走着,轻声问她,还愿意跟着我一起吗?她娇羞得没什么力气,回应我都迟缓了些。这般幸运,是多么难得,多么难得啊。
赏析
这首词描绘出一幅富有浪漫色彩的场景。开篇“歌罢尊空月坠西”勾勒出时间的悄然流逝,营造出一种静谧又带些微醺的氛围。“百花门外,烟翠霏微”,环境描写细腻雅致,朦胧的雾气为场景增添了一层梦幻的滤镜。“绛纱笼烛照于飞”生动地展现出男女相伴而行的画面,充满甜蜜温馨。 下阕重点刻画女子形象。“酒入香腮分外宜”将女子饮酒后的红晕之美描绘得恰到好处。一问“行行问道,还肯相随”,直白地表达出男子的心意;而女子“娇羞无力应人迟”的娇羞姿态被刻画得入木三分,写出了女子既心动又羞涩的复杂心理。末尾两个“何幸如之”重复,强烈地抒发了男子因得佳人相伴而倍感幸运的心情。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缠绵,生动地呈现出一段美好的邂逅和内心的情感波动 。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金国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辛稼轩生于金国,其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时年二十一岁。历任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後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後,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辛稼轩病逝,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号“忠敏”。辛稼轩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 794篇诗文
辛弃疾的其他作品
- 《 浣溪沙 · 父老争言雨水匀 》 —— [ 宋 ] 辛弃疾
- 《 念奴娇 · 双陆,和陈仁和韵 》 —— [ 宋 ] 辛弃疾
- 《 鹧鸪天 · 点尽苍苔色欲空 》 —— [ 宋 ] 辛弃疾
- 《 生查子 · 漫天春雪来 》 —— [ 宋 ] 辛弃疾
- 《 贺新郎 · 赋海棠 》 —— [ 宋 ] 辛弃疾
- 《 临江仙 》 —— [ 宋 ] 辛弃疾
- 《 婆罗门引 · 用韵答赵晋臣敷文 》 —— [ 宋 ] 辛弃疾
- 《 哭㔶十五章 》 —— [ 宋 ] 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