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兰

春兰未了夏兰开,万事催人莫要呆; 阅尽荣枯是盆盎,几回拔去几回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无特殊需要注释的词语。

翻译

春天的兰花还未凋谢夏天的兰花又开放了,世间万事催促着人不要发呆迟缓。看遍了繁荣与枯萎就在这花盆之中,有几次拔掉又有几次重新栽种呢。

赏析

这首诗以盆兰为切入点,通过描绘春兰与夏兰的交替开放,以及花在盆盎中的荣枯变化,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与思考。“万事催人莫要呆”体现出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而“阅尽荣枯是盆盎”则突出了在这小小的花盆之中,就能见到生命的兴衰轮回,富有哲理意味。最后“几回拔去几回栽”既可以理解为对盆兰命运的一种描述,也能引申为人在复杂多变的人生境遇中的起伏。整首诗简洁明了,却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和对生活、生命的感悟。

郑板桥

郑板桥

郑板桥,原名郑燮(xiè),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县令,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 做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着。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著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一生画竹、写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 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