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翟尚书:指翟銮,明朝官员,曾任尚书。
- 杨爵:明朝文学家,此诗为其哀悼翟銮之作。
- 倍伤:加倍地感到悲伤。
- 大臣属手足:指翟銮与作者关系亲密,如同手足。
- 司马近帘堂:司马,古代官职名,此处指翟銮;帘堂,指朝廷或官署。
- 履危险:经历危险。
- 铭太常:铭,铭记;太常,古代官职名,此处可能指翟銮的功绩或品德应被铭记。
- 残藁:残余的草稿或遗物。
- 蔽斜阳:遮挡斜阳,形容遗物或遗迹在夕阳下的景象。
翻译
人生在世,谁能避免死亡,我为你的离去感到加倍的悲伤。 作为大臣,我们的关系如同手足,你作为司马,曾近在朝廷之中。 未曾想到你会经历如此危险,我错以为你的功绩和品德会被永远铭记。 如今你的尸体留在狱门之外,你的遗物在斜阳下显得格外凄凉。
赏析
这首作品是杨爵对已故的翟尚书的哀悼之作,表达了深切的悲痛和对逝者生前地位与遭遇的回忆。诗中“人世谁无死,哭君吾倍伤”直抒胸臆,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感。通过“大臣属手足”和“司马近帘堂”的对比,突出了翟尚书生前的高位与死后的凄凉。末句“尸留狱户外,残藁蔽斜阳”以景结情,用残阳下的遗物象征逝者的孤独与被遗忘,增强了诗歌的哀婉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