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用杜少陵韵

· 杨爵
处处重阳今日节,年年身傍金吾台。 风吹短发囚巾冷,酒破忧时怀抱开。 世上感多谁应少,眼前暑去又寒来。 丈夫一念真机在,岂效牛山悲老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重九:即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 杜少陵:指杜甫,因其曾居少陵,故称。
  • 金吾台:古代官署名,此处可能指诗人所在的地方。
  • 囚巾:囚犯的头巾,此处可能指诗人自己的处境或心情。
  • 酒破:通过饮酒来消除。
  • 忧时:忧虑时局。
  • 怀抱开:心情舒畅。
  • 感多谁应少:感慨多而回应少。
  • 暑去又寒来:指季节的更替。
  • 丈夫:大丈夫,指有志之士。
  • 一念真机在:一念之间,真正的机会或道理存在。
  • 牛山:山名,此处可能用以比喻平凡之地。
  • 悲老催:悲叹衰老的催促。

翻译

在每年的重阳节,我总是身处金吾台。 风吹动着我短小的头发,囚犯的头巾让我感到寒冷, 通过饮酒来消除我对时局的忧虑,心情逐渐舒畅。 世上感慨多而回应少,眼前暑去寒来,季节更替。 大丈夫一念之间,真正的机会或道理存在, 岂能效仿牛山,悲叹衰老的催促。

赏析

这首作品以重阳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诗中,“囚巾冷”和“酒破忧时”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通过饮酒寻求解脱的愿望。后两句则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追求,不愿沉溺于悲叹,而是要在变化中寻找真正的机会和道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杨爵

明陕西富平人,字伯珍,一字伯修。二十岁始读书,常边耕边读。同郡韩邦奇录为弟子。嘉靖八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奉使湖广,见饥民割尸肉为食,还言虽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亦无补于饥寒之众。郭勋用事,世宗经年不视朝,日夕建斋醮。而大臣夏言、严嵩以元旦微雪,作颂称贺。爵乃上书极谏,忤帝,下诏狱拷讯几死。历五年获释,抵家甫十日,复逮系狱,又三年始释。卒谥忠介。有《杨忠介集》、《周易辨说》等。 ► 4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