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夕立春

· 黄佐
东风澹澹月团团,灯市逢春倍觉欢。 汉苑烟花曾驻马,秦楼歌舞更骖鸾。 传柑错忆红云殿,缕菜惊看白玉盘。 官柳野梅俱在眼,莫教长笛倚阑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澹澹 (dàn dàn):形容水波动荡的样子。
  • 灯市:指元宵节夜晚的灯会市场。
  • 逢春:遇到春天。
  • 汉苑:指汉代的皇家园林。
  • 驻马:停马,指停留观赏。
  • 秦楼:指古代的娱乐场所,常与歌舞相伴。
  • 骖鸾 (cān luán):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鸟,这里比喻歌舞的华丽。
  • 传柑:指传递柑橘,古代元宵节的一种习俗。
  • 红云殿:形容宫殿的华丽,如红云般绚烂。
  • 缕菜:指细切的菜肴。
  • 白玉盘:形容盘子的精美,如同白玉制成。
  • 官柳:指官方种植的柳树。
  • 野梅:野生的梅花。
  • 长笛:一种乐器。
  • 阑干:栏杆。

翻译

春风轻轻吹拂,月光圆圆照耀,元宵节的灯市上,春天的气息让人倍感欢乐。曾在汉代的皇家园林中停马观赏烟火,又在秦楼的歌舞中仿佛见到了神话中的骖鸾。回忆起传递柑橘的习俗,错以为自己置身于红云般绚烂的宫殿;看到细切的菜肴,惊讶地发现它们盛放在如白玉般精美的盘子中。官方种植的柳树和野生的梅花都在眼前,不要让长笛的声音倚着栏杆响起,以免破坏这美好的景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欢乐氛围和春日的景色。诗人通过对春风、月光、灯市、烟火、歌舞等元素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节日的喜庆和春天的生机。诗中“汉苑烟花”、“秦楼歌舞”等词句,不仅描绘了场景的华丽,也透露出诗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结尾的“官柳野梅”与“长笛阑干”则巧妙地以自然景物和音乐元素,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不愿其被破坏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对节日和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