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珠江登望

· 黄佐
珠江烟水碧濛濛,锦石琪花不易逢。 三岛楼台开日月,二仪风雨动鱼龙。 浮云荏苒团秋扇,野树依微乱晚峰。 越女未知摇落早,轻舟何处采芙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珠江:中国南方的一条重要河流,流经广州。
  • 烟水:指水面上弥漫的雾气。
  • 濛濛:形容雾气或细雨模糊不清的样子。
  • 锦石琪花:指美丽的石头和花朵,比喻景色优美。
  • 不易逢:难得一见。
  • 三岛楼台:指珠江上的岛屿和楼台。
  • 开日月:形容楼台高耸,仿佛能触碰日月。
  • 二仪:指天地。
  • 鱼龙:古代传说中的水族,这里指水中的生物。
  • 荏苒(rěn rǎn):时间渐渐过去。
  • 团秋扇:形容云朵像秋天的扇子一样聚集。
  • 野树依微:野外的树木依稀可见。
  • 乱晚峰:晚霞中的山峰显得错落有致。
  • 越女:指古代越地的女子,这里泛指南方女子。
  • 摇落:指树叶因秋风而落下。
  • 采芙蓉:采摘荷花。

翻译

珠江上的水雾缭绕,碧绿而朦胧,美丽的石头和花朵难得一见。岛上的楼台高耸,仿佛能触碰日月,天地间的风雨惊动了水中的鱼龙。浮云缓缓聚集,像秋天的扇子,野外的树木在晚霞中依稀可见,山峰错落有致。南方的女子还未意识到秋叶已开始落下,她们轻舟漫游,不知该去何处采摘荷花。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雨后珠江的朦胧美景和越女的悠闲生活。诗中,“珠江烟水碧濛濛”一句,即展现了珠江雨后的独特韵味,烟水朦胧,景色如画。后文通过“锦石琪花”、“三岛楼台”等意象,进一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珠江的壮丽与神秘。结尾处的“越女未知摇落早,轻舟何处采芙蓉”则巧妙地融入了人文元素,展现了越女的无忧无虑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透露出一丝秋意,增添了诗意的深度。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