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南华同章朴庵提学作

· 黄佐
维舟访宝林,策蹇登翠微。 晴坡无鸟声,云霞随客衣。 寒威起层碧,枫叶随意飞。 山僧见行尘,竹房开半扉。 南能本无物,金碧何荣辉。 风幡忽高下,泠然启尘机。 云舂杂疏磬,岚影青四围。 眷兹川原幽,冥心澹忘归。 逃禅非我事,且与丘樊违。 振缨一鸣辔,皓月生苔矶。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维舟:系船。
  • 策蹇:骑着跛足的驴子。
  • 翠微: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翠的山。
  • 行尘:行走时扬起的尘埃,这里指旅人的踪迹。
  • 南能:指南宗禅的能人。
  • 金碧:指金碧辉煌的佛像或佛寺。
  • 风幡:风中的幡旗。
  • 泠然:清凉的样子。
  • 云舂:云雾缭绕的山谷。
  • 疏磬:稀疏的磬声。
  • 岚影:山中的雾气。
  • 丘樊:山丘和丛林。
  • 振缨:整理帽带,比喻准备出发。
  • 苔矶:长满苔藓的石矶。

翻译

我系船访问宝林寺,骑着跛足的驴子登上青翠的山。晴朗的山坡上没有鸟鸣,云霞随着客人的衣裳飘动。寒意从层层的碧绿中升起,枫叶随着心意飘飞。山中的僧人看到旅人的踪迹,便打开半扇竹门。南宗禅的能人本无所求,金碧辉煌的佛像又有何荣耀?风中的幡旗忽高忽低,清凉地启发了尘世的机缘。云雾缭绕的山谷中夹杂着稀疏的磬声,山中的雾气环绕四周。眷恋这幽静的川原,心灵沉浸在淡泊中忘却归途。逃避禅修并非我所愿,暂且离开山丘和丛林。整理帽带,一声马鸣,皓月升起在长满苔藓的石矶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游访南华山的经历,通过细腻的自然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幽静山水的眷恋和对尘世繁华的超然态度。诗中“晴坡无鸟声,云霞随客衣”等句,以静谧的自然景象映衬出诗人的内心世界。结尾“逃禅非我事,且与丘樊违”则明确表达了诗人不愿逃避现实,而是选择面对生活的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对自然的热爱。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