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矢田王谏议归养

悠悠旌旆逢春色,遥望秦关出凤城。 献纳久司青琐客,乞归应系白云情。 悬知百岁为忠孝,愿以一心答圣明。 何幸及门芳草细,君家元自有蓬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旌旆(jīng pèi):古代旗帜的一种,常用于表示官员的出行或军队的行进。
  • 秦关:指古代秦国的边关,这里泛指边疆地区。
  • 凤城:指京城,因为凤凰是吉祥的象征,所以用凤城来美称京城。
  • 献纳:指向皇帝进献忠言或贡品。
  • 青琐:古代宫门上的装饰,这里代指宫廷。
  • 乞归:请求退休或归乡。
  • 白云情:比喻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悬知:预知,预料。
  • 及门:到达门前,这里指受到欢迎。
  • 蓬瀛:神话中的仙境,比喻美好的地方。

翻译

春天的旗帜悠悠飘扬,遥望边疆的秦关,从繁华的京城出发。 长期以来在宫廷中献言献策,现在请求归乡,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 预知一生都将忠孝两全,愿以一颗忠诚的心回报圣明的君主。 何其幸运,能够受到如此细致的欢迎,原来你家本身就是仙境般的美好。

赏析

这首诗是黄廷用赠给即将归乡的王谏议的作品,表达了对王谏议长期忠于职守的赞赏以及对其归乡之情的理解。诗中“悠悠旌旆逢春色”描绘了春日里旌旗飘扬的景象,寓意着王谏议的归途充满希望和生机。“遥望秦关出凤城”则展现了王谏议从京城出发,远望边疆的壮阔景象。后两句“献纳久司青琐客,乞归应系白云情”直接表达了王谏议在宫廷中的忠诚与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最后两句“悬知百岁为忠孝,愿以一心答圣明”和“何幸及门芳草细,君家元自有蓬瀛”则预祝王谏议一生忠孝,并赞美其家乡如同仙境般美好。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王谏议高尚品德和美好归宿的赞美。

黄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号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检讨,历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讲,以言官论,出为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论罢归。倭寇陷莆田,被俘,历五月乃得归。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