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刘谏议蕡祠

· 黄佐
谏议祠堂在,栖栖托泮林。 雨垣春藓合,风柳莫蝉吟。 湓浦天何远,沙河水自深。 兽炉浮劲气,虬箭递徽音。 社稷谁能奠,经纶而独任。 毁方难入彀,晞古合投簪。 桑海时应变,桃源路可寻。 炎荒终弃置,幕府始浮沉。 宫府分南北,兴亡共古今。 吐言扶白日,回首破层阴。 牢落千年梦,凄清此夜心。 停镳休远躅,呼酒涤烦襟。 宿鸟喧云堞,飞鸿掠月岑。 广陵有馀恨,非直雍门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栖栖:忙碌不安的样子。
  • 泮林:古代学宫旁的树林。
  • 藓:xiǎn,苔藓。
  • 莫蝉:秋蝉。
  • 湓浦:pén pǔ,地名,在今江西省九江市。
  • 兽炉:古代用于取暖或熏香的炉子,形似兽。
  • 虬箭:古代计时器上的龙形箭头。
  • 徽音:美好的名声。
  • 经纶:治理国家的才能。
  • 毁方:破坏规矩。
  • 彀:gòu,箭靶。
  • 晞古:向往古代。
  • 投簪:弃官归隐。
  • 桑海:比喻世事变迁。
  • 桃源:比喻理想中的美好境地。
  • 炎荒:边远荒凉之地。
  • 幕府:古代将军的府署。
  • 浮沉:比喻盛衰、消长。
  • 宫府:朝廷和官府。
  • 白日:比喻清明正义。
  • 层阴:重重的阴云。
  • 牢落:孤寂,无所寄托。
  • 凄清:凄凉冷清。
  • 停镳:停马。
  • 烦襟:烦闷的心情。
  • 云堞:城墙上的云形装饰。
  • 月岑:月光下的山岭。
  • 广陵:地名,今江苏省扬州市。
  • 雍门琴:古代名琴,此处比喻悲凉的音乐。

翻译

谏议的祠堂坐落在学宫旁的树林中,显得忙碌而不安。春天的雨后,祠堂的墙垣上长满了苔藓,风中的柳树上秋蝉在吟唱。湓浦的天空遥远,沙河的水深不可测。兽形的香炉中飘出强劲的气息,龙形的计时器传递着美好的名声。

谁能承担起社稷的重任,独自承担起治理国家的责任。破坏规矩难以进入箭靶,向往古代却选择弃官归隐。世事变迁,桃源般的美好境地或许可以寻觅。最终被弃置于边远荒凉之地,将军的府署中盛衰消长。

朝廷和官府分隔南北,兴亡与古今共存。言语中扶持着清明正义,回首间破除了重重的阴云。千年的梦想孤寂无所寄托,今夜的心境凄凉冷清。停下马匹,不再远行,呼唤酒来洗涤烦闷的心情。

宿鸟在城墙上的云形装饰中喧闹,飞鸿掠过月光下的山岭。广陵之地留有遗憾,不仅仅是雍门琴的悲凉。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刘谏议祠堂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雨垣春藓合”、“风柳莫蝉吟”等,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古朴的氛围。诗人通过对祠堂周围环境的描写,抒发了对刘谏议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历史情怀。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