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十二首

· 黄淮
造化毓深仁,消息互来往。 阴凝职敛藏,阳煦滋长养。 终始相为根,于焉昭万象。 神圣契天心,德刑遂宣朗。 虞廷致钦恤,百世民所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造化:自然界的创造和变化。
  • (yù):孕育,产生。
  • 深仁:深厚的仁爱。
  • 消息:指事物的生长和消亡。
  • 阴凝:阴气凝结。
  • 职敛藏:职责是收敛和隐藏。
  • 阳煦:阳光温暖。
  • 滋长养:滋养生长。
  • 终始:开始和结束。
  • 相为根:相互作为基础。
  • 昭万象:显现出万物的形态。
  • 神圣:指帝王。
  • 契天心:与天意相契合。
  • 德刑:德政和刑法。
  • 宣朗:明确,清晰。
  • 虞廷:指古代的虞舜朝廷。
  • 致钦恤:致力于怜悯和体恤。
  • 百世:世世代代。
  • 民所仰:人民所敬仰。

翻译

自然界孕育着深厚的仁爱,生长和消亡相互交替。阴气凝结负责收敛隐藏,阳光温暖则滋养万物生长。开始和结束相互为基础,从而显现出万物的形态。帝王与天意相契合,德政和刑法明确清晰。古代虞舜朝廷致力于怜悯和体恤,世世代代为人民所敬仰。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自然界的生长与消亡,以及阴阳的相互作用,表达了宇宙万物和谐共生的理念。诗中,“造化毓深仁”一句,既展现了自然界的伟大,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界深厚仁爱的赞美。后文通过对帝王德政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对古代圣王的敬仰。

黄淮

明浙江永嘉人,字宗豫,洪武三十年进士。永乐时,曾与解缙等并直文渊阁,进右春坊大学士。后为汉王高煦所谮,系诏狱十年。洪熙初复官,寻兼武英殿大学士,与杨荣等同掌内制。官终户部尚书。性明果,达于治体,善谳疑狱。有《省愆集》、《黄介庵集》。 ► 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