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夜坐四首

· 黄佐
云卧开丹牖,瑶天四望通。 虞弦徒解阜,楚客谩雌雄。 万壑收虚籁,千林息断蓬。 何当秋色里,一叶咏梧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云卧:指隐居或居住在云雾缭绕的山中。
  • 丹牖:红色的窗户。
  • 虞弦:指虞舜时期的音乐,这里泛指古代的雅乐。
  • 解阜:指音乐能够使人心情舒畅,消除疲劳。
  • 楚客:指楚地的文人或游子。
  • 谩雌雄:指分辨不清或不计较事物的优劣、胜负。
  • 虚籁:指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水声等。
  • 断蓬:指飘散的蓬草,比喻流浪无定。
  • 一叶咏梧桐:指以梧桐叶为题材作诗。

翻译

在云雾缭绕的山中,我打开红色的窗户,仰望星空,四面的视野都畅通无阻。古代的雅乐虽能使人心情舒畅,但楚地的游子却难以分辨世间的胜负。万壑之中,自然的声音渐渐消逝,千林之间,飘散的蓬草也静止了。在这样的秋色里,我希望能以一片梧桐叶为题材,吟咏一首诗。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在草堂中独坐,通过窗户仰望星空,感受自然的宁静与深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云卧”、“丹牖”、“虞弦”、“楚客”等,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末句“一叶咏梧桐”更是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高洁情怀。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