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濂泉和章就用韵答之

· 黄淮
里闬间关千里隔,客边邂逅片言同。 子应扫兔才华健,我亦雕虫末技工。 襟抱共开沧海量,交情期振古人风。 且须守道相磨砺,岂学区区叹转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里闬(hàn):里巷的门,这里指故乡。
  • 间关:形容路途遥远和艰难。
  • 邂逅(xiè hòu):偶然相遇。
  • 扫兔:比喻文笔敏捷,才华横溢。
  • 雕虫: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艺,这里指文学创作。
  • 末技:小技艺,小技能。
  • 襟抱:胸怀,抱负。
  • 沧海量:比喻胸怀宽广,能容纳众多事物。
  • 交情:朋友间的感情。
  • 期振:期望振兴。
  • 古人风:古代人的风范。
  • 守道:坚守道德原则。
  • 磨砺(mó lì):磨练,锻炼。
  • 区区:微小,不足道。
  • 转蓬:随风转动的蓬草,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翻译

故乡与千里之外的旅途相隔,客居他乡偶然相遇,言语间竟有共鸣。 你应是才华横溢,文笔如扫兔般敏捷,我也精于文学创作,虽是小技艺却也工巧。 我们共同怀抱着宽广的胸怀,期望振兴古人的风范,加深彼此的友情。 应当坚守道德原则,相互磨练,何必为那微不足道的漂泊生活而叹息。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在异乡相遇的喜悦,以及对文学才华的自我肯定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里闬间关千里隔”描绘了离乡背井的遥远与艰辛,“客边邂逅片言同”则突显了意外相遇的惊喜与心灵相通。后句通过对“扫兔”与“雕虫”的比喻,展现了双方对文学的热爱与自信。结尾处,作者倡导坚守道德,相互砥砺,不畏生活的漂泊,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黄淮

明浙江永嘉人,字宗豫,洪武三十年进士。永乐时,曾与解缙等并直文渊阁,进右春坊大学士。后为汉王高煦所谮,系诏狱十年。洪熙初复官,寻兼武英殿大学士,与杨荣等同掌内制。官终户部尚书。性明果,达于治体,善谳疑狱。有《省愆集》、《黄介庵集》。 ► 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