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韵

· 黄淮
忆昔曾同侍从班,岂知今日共艰难。 舟车远道风霜早,灯火虚窗夜雨寒。 梦寐惟应怀魏阙,文章未必误儒冠。 于今公论明如日,心地无忧体自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忆昔:回忆过去。
  • 侍从班:指在朝廷中担任侍从的职位。
  • 魏阙:古代宫门外两边高耸的楼观,楼观下常为悬挂政令之所,也用作朝廷的代称。
  • 儒冠:儒者的帽子,代指读书人或儒者。

翻译

回忆起过去我们一同在朝廷中担任侍从的日子,哪里想到今天会共同面对艰难。我们乘坐舟车远行,风霜早早地降临,夜晚的灯火下,空荡的窗户透着夜雨的寒意。在梦中,我们只能怀念朝廷,而文章或许并不会耽误我们作为儒者的身份。如今,公论如同明亮的日光,心地无忧,自然身体也会感到安宁。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往昔朝廷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当前艰难处境的感慨。诗中“舟车远道风霜早,灯火虚窗夜雨寒”描绘了旅途的艰辛和夜晚的孤寂,而“梦寐惟应怀魏阙,文章未必误儒冠”则体现了作者对朝廷的忠诚和对儒者身份的坚持。最后两句“于今公论明如日,心地无忧体自安”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豁达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黄淮

明浙江永嘉人,字宗豫,洪武三十年进士。永乐时,曾与解缙等并直文渊阁,进右春坊大学士。后为汉王高煦所谮,系诏狱十年。洪熙初复官,寻兼武英殿大学士,与杨荣等同掌内制。官终户部尚书。性明果,达于治体,善谳疑狱。有《省愆集》、《黄介庵集》。 ► 370篇诗文

黄淮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