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省斋韵二首

· 黄淮
年来甲子已云周,白发萧萧不耐秋。 思逐孤云天外远,身如一苇浪中浮。 服田曾竭三时力,种橘能同万户侯。 农圃关心何日遂,清樽浊酒可忘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甲子:中国传统纪年法,六十年为一个周期。
  • 萧萧:形容头发稀疏。
  • 思逐:思绪追逐。
  • 一苇:比喻小船或小舟。
  • 服田:耕种田地。
  • 三时:指春、夏、秋三个农忙季节。
  • 种橘:种植橘树,这里可能指种植经济作物。
  • 万户侯:古代官职,这里可能指高官显贵。
  • 农圃:农田和菜园。
  • 清樽浊酒:指酒,清樽指美酒,浊酒指普通酒。

翻译

近年来,我已经历了一个甲子的岁月,白发稀疏,难以抵挡秋天的寒意。我的思绪追逐着远去的孤云,飘向天际之外,而我的身体则像一叶小舟,在波浪中漂浮。我曾竭尽全力在田间耕作,春、夏、秋三季不辞辛劳,种植橘树,希望能与万户侯一样富有。我关心着农田和菜园,何时能实现我的愿望,但无论何时,清樽浊酒总能让我忘却忧愁。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甲子已云周”和“白发萧萧”描绘了诗人年事已高的形象,而“思逐孤云”和“身如一苇”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漂泊感。后两句通过对农耕生活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的不满。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黄淮

明浙江永嘉人,字宗豫,洪武三十年进士。永乐时,曾与解缙等并直文渊阁,进右春坊大学士。后为汉王高煦所谮,系诏狱十年。洪熙初复官,寻兼武英殿大学士,与杨荣等同掌内制。官终户部尚书。性明果,达于治体,善谳疑狱。有《省愆集》、《黄介庵集》。 ► 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