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台中张榕洲巡察大梁

春来骢马驻通桥,今使河南驿树遥。 别绪岂堪羁旅地,许身长奉圣君朝。 风霜鹰隼声飞急,日月虹霓影动摇。 为布阳和沾草木,恩华曾受汉家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骢马:指青白色的马,古代常用来指代官员的坐骑。
  • 通桥: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驿树:驿站旁的树木,这里指代驿站。
  • 羁旅:指在外地旅居或任职。
  • 圣君:对皇帝的尊称。
  • 风霜鹰隼:比喻经历艰苦,如同鹰隼在风霜中飞翔。
  • 虹霓:彩虹,这里用来形容景象壮观。
  • 阳和:春天的温暖和煦。
  • 恩华:皇帝的恩泽。
  • 汉家:指汉朝,这里泛指朝廷。

翻译

春天来临,我骑着青白色的马驻足在通桥,如今我被派往遥远的河南驿站。 离别的情绪怎能忍受这旅居之地,我决心长久地侍奉皇帝。 风霜中鹰隼的叫声急促地飞过,日月和彩虹的影子在空中摇曳。 为了传播春天的温暖和煦,滋润大地上的草木,我曾受到朝廷的丰厚恩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春日离别时的情感与对未来的期望。诗中,“骢马”、“驿树”等意象生动地勾勒出了旅途的景象,而“风霜鹰隼”与“日月虹霓”则通过对比手法,既展现了旅途的艰辛,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壮志与希望。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忠诚与对未来工作的期待,展现了其高尚的情操与坚定的政治立场。

黄廷用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号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检讨,历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讲,以言官论,出为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论罢归。倭寇陷莆田,被俘,历五月乃得归。有《少村漫稿》。 ► 5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