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监正邀登司天台夜归口占

· 黄佐
鸡鸣迢递上高台,拂拭玑衡万象开。 黄道星辰皆北向,紫宸冠冕却南来。 风前鸣鸟随征盖,云里盘龙劝羽杯。 归向柳边清不寐,恍疑身在玉霄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鸡鸣:指清晨鸡叫的时候。
  • 迢递:形容路途遥远。
  • 玑衡:古代观测天象的仪器,这里指天文仪器。
  • 黄道: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运动轨迹。
  • 星辰:星星的总称。
  • 紫宸:指皇宫。
  • 冠冕:古代帝王或官员的帽子,这里指官员。
  • 征盖:古代官员出行时用来遮阳的伞。
  • 羽杯:古代饮酒用的杯子,形状像鸟羽。
  • 玉霄:指天宫,比喻极高的地方。

翻译

清晨时分,我登上高高的司天台,拂拭着观测天象的仪器,万物的景象尽收眼底。黄道上的星辰都朝向北方,而皇宫中的官员们却从南方来。风中,鸣叫的鸟儿随着官员的征盖飞翔,云层里,盘旋的龙形劝我举起羽杯畅饮。回到柳树边,我清醒得难以入眠,仿佛身在玉霄天宫中回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清晨登上司天台观测天象的情景,通过“鸡鸣”、“玑衡”、“黄道”、“紫宸”等词语,展现了天文学的神秘与皇宫的威严。诗中“风前鸣鸟随征盖,云里盘龙劝羽杯”运用了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在观测天象时的超然心境。结尾的“归向柳边清不寐,恍疑身在玉霄回”则深化了这种超脱尘世的感觉,使读者仿佛也随着作者的笔触,一同飞升至玉霄天宫,体验那无上的宁静与自由。

黄佐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