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道:指宇宙间普遍的道德法则或真理。
- 昭明:明显,清楚。
- 人心:人的本性或道德感。
- 一理:一个道理或原则。
- 绵绵:连续不断的样子。
- 贯终始:贯穿始终。
- 消息盈虚:指事物的兴衰变化。
- 循环:周而复始的运动。
- 万古:永恒的时间。
- 君父:指君主,比喻为国家的父亲。
- 恩德:恩惠和德行。
- 臣子:臣下,指官员或百姓。
- 忠义:忠诚和义气。
- 存吾之死:即使我死去。
- 矢靡已:誓言不可改变。
- 丹怀:赤诚的心。
- 日浩然:日益壮大,正气凛然。
- 天地无穷:天地永恒无边。
- 永相倚:永远相互依靠。
翻译
大道昭然若揭,人的本性永存不灭。一个道理贯穿始终,连续不断。事物的兴衰变化总是循环往复,必须知道这是万古不变的真理。 君主如同国家的父亲,其恩德深厚,臣子应当忠诚义气。即使我死去,我的誓言也不会改变。留下我赤诚的心,日益壮大,正气凛然。天地永恒无边,永远相互依靠。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大道和人性永恒不变的信念,以及对君主恩德和臣子忠义的强调。诗中,“大道昭明,人心不死”一句,即表明了作者对于道德法则和人性本善的坚定信仰。后文通过对“消息盈虚总循环”的描述,强调了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性和必然性。最后,诗人以“存吾之死矢靡已”表达了自己对忠义的坚持,以及“留取丹怀日浩然”展现了对赤诚之心的珍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士人的忠诚与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