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花联句其二

· 杨爵
谁云仁远未之思,物迩还怜一两枝。 开落随时皆自得,晦明向日更难移。 虽无脂粉容常艳,便出淤泥色不缁。 一种天香元自异,姚黄魏紫未为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仁远:指仁德之人,这里可能指杨爵自己或一般有仁德的人。
  • 物迩:指身边的事物,迩即近。
  • 开落随时:指花朵开放和凋谢都顺应自然时序。
  • 晦明向日:晦暗与明亮,向日即面向阳光。
  • 脂粉:化妆品,这里比喻人工装饰。
  • 淤泥:污泥,比喻恶劣的环境。
  • 色不缁:缁(zī),黑色,这里指颜色不变,不受污染。
  • 天香:天然的香气。
  • 姚黄魏紫:指名贵的牡丹品种,姚黄和魏紫。

翻译

谁说仁德之人远不可及,不值得思念?我身边就有一两枝可爱的花朵。它们随着自然的时序开放和凋谢,无论是在晦暗还是明亮中,都面向阳光,难以动摇。虽然没有人工的装饰,它们的容颜依旧艳丽;即使生长在淤泥之中,颜色也丝毫不受污染。它们散发出一种天然的香气,这种香气原本就与众不同,即使是名贵的姚黄和魏紫牡丹,也难以与之相比。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花朵的自然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和对仁德之人的思念。诗中,“开落随时皆自得”和“晦明向日更难移”描绘了花朵顺应自然、坚韧不拔的品质,而“虽无脂粉容常艳”和“便出淤泥色不缁”则强调了花朵的自然美和纯洁性。最后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这种自然之美的独特和珍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道德的崇高追求。

杨爵

明陕西富平人,字伯珍,一字伯修。二十岁始读书,常边耕边读。同郡韩邦奇录为弟子。嘉靖八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奉使湖广,见饥民割尸肉为食,还言虽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亦无补于饥寒之众。郭勋用事,世宗经年不视朝,日夕建斋醮。而大臣夏言、严嵩以元旦微雪,作颂称贺。爵乃上书极谏,忤帝,下诏狱拷讯几死。历五年获释,抵家甫十日,复逮系狱,又三年始释。卒谥忠介。有《杨忠介集》、《周易辨说》等。 ► 4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