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弊居蒙诸公共为成买作诗以谢

· 邵雍
重谢诸公为买园,买园城里占林泉。 七千来步平流水,二十馀家争出钱。 嘉祐卜居终是僦,熙宁受券遂能专。 凤凰楼下新闲客,道德坊中旧散仙。 洛浦清风朝满袖,嵩岑皓月夜盈轩。 接䍦倒戴芰荷畔,谈麈轻摇杨柳边。 陌彻铜驼花烂漫,堤连金谷草芊绵。 青春未老尚可出,红日已高犹自眠。 洞号长生宜有主,窝名安乐岂无权。 敢于世上明开眼,会向人间别看天。 尽送光阴归酒盏,都移造化入诗篇。 也知此片好田地,消得尧夫笔似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弊居:指简易的居所。
  • 僦(jiù):租赁。
  • 接䍦(lí):一种头巾。
  • 谈麈(zhǔ):古人清谈时所执的拂尘。
  • :这里指居所。
  • 长生:表达希望长久生存。
  • :指住处。
  • 芊绵:草木茂盛、绵延的样子。

翻译

非常感谢诸位公为我买园,在城里买园拥有了树林泉流。七千多步的平坦流水之地,二十多家争相出钱。嘉祐年间居住终究只是租赁,熙宁时得到地契就能专有了。凤凰楼下成为新的清闲之客,道德坊中是过去的闲散仙人。洛浦的清风早晨装满衣袖,嵩岑皎洁的月光夜晚充盈轩窗。倒戴着头巾在芰荷池边,手持拂尘在杨柳边轻摇。田间小路穿过铜驼花开烂漫,堤岸连接金谷草长得茂盛绵延。青春还没有老去还可以出去,红太阳已经高悬还独自睡眠。这个号称长生的地方应该有主人,这窝名为安乐难道就没有做主的权力。敢于在世上睁开眼明白地看,会对着人间别样地看天。把所有的时光都送进酒杯,都把大自然的变化融入诗篇。也知道这片好田地,值得邵雍我用笔如椽般地书写。

赏析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诸公为他买园一事的感激之情,以及描述了自己在新园中的惬意生活和感受。诗人描绘了园中的优美景色,如洛浦清风、嵩岑月色、烂漫的花、茂盛的草等,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他享受着这份闲适,青春未老却能自在地睡眠,表达了一种自在洒脱的生活态度。同时,他强调自己在这片天地中的主宰地位,敢于独特地看待世界,把时光和自然变化都融入诗句之中,体现了他对生活和文学创作的热爱。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既描绘了具体的景象,又传达了内心的感悟,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学才华。

邵雍

邵雍

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30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为生。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14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