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九日送酒韵酬和未斋函谷兼呈北川二首

云液珊珊落夜槽,郁金香动更葡萄。 樽前南海心同远,脚底云龙步欲高。 古今醉眼还醒眼,贤圣清醪定浊醪。 会得南山真意在,胸中何病不如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云液:指美酒。
  • 珊珊: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 郁金香:一种香料,此处形容酒香。
  • 葡萄:指葡萄酒。
  • 樽前:酒杯前。
  • 南海:指遥远的地方。
  • 云龙:比喻高远的志向或地位。
  • 贤圣:指古代的贤人圣者。
  • 清醪:清酒。
  • 浊醪:浊酒。
  • 南山:指隐居的地方,也代表隐逸的生活态度。
  • 真意:真正的意义或目的。
  • :指陶渊明,东晋时期的著名隐逸诗人。

翻译

美酒如云液般清脆地滴入夜间的酒槽,郁金香的香气在葡萄酒中轻轻摇曳。 在酒杯前,我们的心向着遥远的南海,脚下的云龙似乎要腾飞向更高的天空。 从古至今,醉眼与醒眼交替,贤人圣者所饮的清酒与浊酒,究竟有何不同? 如果我们能领会到隐居南山的真正意义,那么心中的疾病又怎能比不上陶渊明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美酒与遥远的南海,表达了诗人对高远志向和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云液珊珊落夜槽”和“郁金香动更葡萄”生动描绘了美酒的诱人景象,而“樽前南海心同远”和“脚底云龙步欲高”则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的渴望和对高远志向的追求。最后,诗人通过对比贤圣的清酒与浊酒,以及对南山真意的领悟,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情感表达。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