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汴京同马希穆登上方琉璃塔
东出榛莽间,宫城何窈窕。
悲凉金故都,秋日荒台沼。
浮屠出苑边,上跨清虚表。
琉璃半莓苔,五色犹皎皎。
罘罳映落花,觚棱却飞鸟。
昆仑倚户阴,海色当窗晓。
佩声河汉落,屐齿天香绕。
野夫方留滞,万染何时了。
去汉春已深,游梁秋又抄。
登高慨摇落,令我忧心悄。
飘飘茂陵客,高兴秋天杳。
彩毫不胜寒,仙露知多少。
落日望江南,一点青山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榛莽(zhēn mǎng):指杂乱丛生的草木。
- 窈窕(yǎo tiǎo):形容宫城深远、幽静。
- 浮屠:指佛塔。
- 清虚:指天空。
- 莓苔:苔藓。
- 罘罳(fú sī):古代一种捕鸟的网。
- 觚棱(gū léng):古代建筑中的一种装饰性棱角。
- 昆仑:神话中的山名,这里比喻高大的山。
- 河汉:银河。
- 屐齿:木屐的齿,这里指行走的声音。
- 茂陵:地名,这里指作者自己。
- 彩毫:指画笔,这里比喻文采。
- 仙露:神话中仙人饮用的露水。
翻译
从东边穿过杂草丛生的地方,宫城显得深远而幽静。这里曾是金国的故都,如今只剩下秋日里的荒凉台沼。佛塔矗立在宫苑旁边,高耸入云。琉璃瓦上长满了苔藓,但五色依旧明亮。捕鸟的网映衬着落花,装饰性的棱角却让飞鸟不敢靠近。高大的山倚在门户之阴,海色透过窗户显得清晨明亮。佩带的声响仿佛银河落下,木屐的声音伴随着天香缭绕。我这个野夫仍在滞留,万般尘埃何时能了结。离开汉地已久,春天已深;游历梁地,秋天又来临。登上高处感慨万物的凋零,让我忧心忡忡。我这个茂陵的客人,在秋天的兴致中飘飘然。文采虽好却难抵寒冷,仙露又知多少。落日时分望向江南,只见一点青山变得渺小。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日汴京的荒凉景象,通过对比金故都的辉煌与现今的荒废,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琉璃塔”、“罘罳”、“昆仑”等,构建了一幅既神秘又悲凉的画面。结尾处的“落日望江南,一点青山小”则透露出作者对远方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明代诗人揭轨的高超诗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