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第蒙王大史宜学年兄走笔见慰且云切勿效时人叹老嗟卑也偶呈二章

· 符锡
别苦庭椿是暮年,带经谁课颖阳田。 轻裘肥马元非望,白首青衫不自怜。 极浦风云生远思,旧山松鹤识初缘。 玉人故作伤春问,桃李何言付逝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下第:科举考试未中。
  • :受到。
  • 走笔:急速地写信。
  • 见慰:给予安慰。
  • 嗟卑:叹息自己的卑微。
  • 偶呈:偶然呈现,这里指偶然写下。
  • 庭椿:庭院中的椿树,比喻家中的长辈。
  • 暮年:晚年。
  • 带经:带着经书,指读书。
  • 颖阳田:颖水之阳的田地,指隐居读书的地方。
  • 轻裘肥马:指富贵生活。
  • 元非望:原本就不期望。
  • 白首青衫:指年老而官职低微。
  • 极浦:遥远的水边。
  • 旧山:故乡的山。
  • 松鹤:松树和鹤,常用来象征长寿和隐逸。
  • 初缘:最初的缘分。
  • 玉人:指美人。
  • 伤春:因春天而感伤。
  • 桃李:比喻青春年华。
  • 逝川:流逝的河水,比喻流逝的时光。

翻译

在科举考试中未能成功,受到王大史宜学年兄的来信安慰,他告诉我不要像时人那样叹息年老和自卑。我偶然写下这两章诗。

离别之苦,家中的长辈已近晚年,我带着经书在颖水之阳的田地中苦读。我原本就不期望过那种富贵的生活,即使年老官职低微,我也不会自怜。

遥远的江边风云激起我的远思,故乡的山中松树和鹤认识我最初的缘分。美人故意问我关于伤春的事,而桃李的青春年华却像流逝的河水一样无声无息。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科举失败的感慨和对人生境遇的淡然态度。诗中,“轻裘肥马元非望,白首青衫不自怜”展现了诗人不慕荣华、不自怨自艾的高洁品格。通过对“庭椿”、“颖阳田”、“旧山松鹤”等意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家乡和隐逸生活的怀念。结尾的“桃李何言付逝川”则寄寓了对青春易逝的哀愁,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