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山石上听松风偶咏
溷耳俗諠久,兹晨一清听。
长松递鲜飙,哀壑互相应。
奔腾骇涛濑,窈渺韵笙磬。
至音不假器,始觉自然胜。
缘触故成声,动极还归静。
此时憩石坐,默然待其定。
乃知弃瓢者,未悟闲中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溷耳:hùn ěr,指杂乱刺耳的声音。
- 俗諠:sú xuān,指世俗的嘈杂声。
- 兹晨:zī chén,这个早晨。
- 清听:qīng tīng,指清晰地听到。
- 鲜飙:xiān biāo,清新的风。
- 哀壑:āi hè,深邃的山谷,此处形容声音深沉。
- 奔腾:bēn téng,形容水流急速流动的样子。
- 骇涛濑:hài tāo lài,惊涛骇浪。
- 窈渺:yǎo miǎo,深远而微妙。
- 笙磬:shēng qìng,古代的两种乐器,此处形容声音悦耳。
- 至音:zhì yīn,最纯粹、最高雅的音乐。
- 不假器:bù jiǎ qì,不需要借助乐器。
- 缘触:yuán chù,因为接触而产生。
- 动极还归静:dòng jí huán guī jìng,动态达到极致后回归静态。
- 憩石坐:qì shí zuò,坐在石头上休息。
- 弃瓢者:qì piáo zhě,指隐士,典故出自《庄子》,隐士许由洗耳时,有人用瓢舀水给他,他觉得瓢声扰乱了他的清净,便将瓢丢弃。
- 未悟闲中性:wèi wù xián zhōng xìng,未能领悟闲适之中的真谛。
翻译
长时间被杂乱刺耳的世俗声音所困扰,这个早晨我终于清晰地听到了。长松间吹过的清新风,与深邃山谷中的声音相互呼应。那声音如同急速流动的水流和惊涛骇浪,又深远而微妙,仿佛笙磬之音。最纯粹的音乐不需要借助乐器,我才意识到自然是如此胜过一切。声音因为接触而产生,动态达到极致后回归静态。此时我坐在石头上休息,默默地等待它平静下来。我这才明白,那些丢弃瓢的隐士,其实并未领悟到闲适之中的真谛。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世俗的嘈杂与自然的和谐之音,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世俗的厌倦。诗中,“长松递鲜飙,哀壑互相应”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自然画面,而“至音不假器,始觉自然胜”则直接抒发了对自然之音的赞美。最后,通过对“弃瓢者”的反思,作者表达了对真正闲适生活的理解和追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