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酬王太守藩

· 符锡
高才硕望竟何凭,蕉鹿由知梦未真。 过化秦川三月雨,豪吟滦海四时春。 权珰远避徵奇节,泉石东来见主人。 奔走独怜樗散在,征袍空载马蹄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所和诗中的韵及其用韵的先后次序写诗。
  • :答谢,这里指以诗相答。
  • 王太守藩:王藩,曾任太守,是诗人的朋友。
  • 高才硕望:指才华出众,声望很高。
  • 蕉鹿:出自《列子·周穆王》,指梦中所得之物,比喻虚幻不实之事。
  • 过化:经过教化。
  • 秦川:地名,指陕西关中平原。
  • 滦海:地名,指滦河流域。
  • 权珰:指有权势的宦官。
  • 徵奇节:指表现出非凡的节操。
  • 泉石:指山林泉石之景,常用来比喻隐居生活。
  • 樗散:比喻无用之材,这里诗人自谦。
  • 征袍:指出行的衣服。

翻译

才华出众、声望卓著,究竟凭借什么?就像梦中所得的蕉鹿,真实性难以确定。 经过秦川时,如同三月春雨般教化人心;在滦海之地,四季如春,豪情吟咏。 权势显赫的宦官也要远远避开,以彰显非凡的节操;而东来的我,能在山林泉石间见到主人。 独自奔波,只怜惜自己这无用之材,征袍上空留着马蹄扬起的尘土。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高才与虚幻、教化与豪情、权势与节操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境遇的感慨。诗中“蕉鹿”一词巧妙地引用了典故,暗示了世事如梦、真假难辨的哲理。后两句则通过描绘秦川与滦海的景象,展现了诗人豪迈的情怀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