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雪舫草虫图

· 张诩
雪舫前身钱舜举,草虫妙得写生趣。别驾携来访草堂,观物眼开颜惨沮。 蔓草芝兰正不分,驽骀骐骥兼共处。画工画笔纵入神,麟笔圣意未知主。 嘉蔬玉食鼎鼐需,胡为下与百卉伍。百卉丛生不知名,岐农世远昧损补。 游蜂衮衮苦不尝,乱蝶翻翻炎自舞。妖蟆往岁蚀太清,下食百虫焦九土。 安得舜弦此一挥,坐使薰风回太古。吁嗟变化物纷纭,造化无心何去取。 君不见庙廊燮理坐伊周,昆虫草木皆得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雪舫:指画舫,即画船,这里指画家钱舜举的画作。
  • 钱舜举:明代画家钱选,字舜举。
  • 写生趣:指描绘生物的生动趣味。
  • 别驾:古代官职名,这里可能指某位官员。
  • 草堂:指简朴的居所,常用来指文人隐居的地方。
  • 颜惨沮:面色凄惨沮丧。
  • 蔓草芝兰:蔓生的草和香草,比喻高洁与低俗并存。
  • 驽骀骐骥:驽骀指劣马,骐骥指良马,比喻平庸与杰出共处。
  • 麟笔:指画笔,比喻画技高超。
  • 圣意未知主:圣人的意图难以捉摸。
  • 嘉蔬玉食:指美味的蔬菜和精美的食物。
  • 鼎鼐:古代烹饪用的大锅,比喻重要的事物。
  • 百卉:各种花草。
  • 岐农:古代传说中的农神,这里指农业。
  • 昧损补:不明得失。
  • 游蜂衮衮:形容蜜蜂忙碌的样子。
  • 乱蝶翻翻:形容蝴蝶飞舞的样子。
  • 妖蟆:指蟾蜍,这里比喻邪恶的事物。
  • 蚀太清:侵蚀天空,比喻破坏天道。
  • 九土:指全国。
  • 舜弦:指舜帝的琴弦,比喻治理国家的良策。
  • 薰风:和风,比喻良好的政治风气。
  • 太古:远古时代。
  • 吁嗟:叹息声。
  • 变化物纷纭:万物变化多端。
  • 造化:自然界的创造和变化。
  • 庙廊:指朝廷。
  • 燮理:调和治理。
  • 坐伊周:坐镇如伊尹和周公,比喻贤能的宰相。

翻译

这幅画作仿佛是前世的钱舜举所绘,草虫的描绘妙趣横生。一位别驾带着这幅画来访我的草堂,我看到这些生物,眼中闪过一丝凄惨的沮丧。画中蔓生的草与香草混杂,劣马与良马共处,画家的笔触虽然入神,但圣人的意图却难以捉摸。美味的蔬菜和精美的食物本应是重要的,为何却与百卉混杂在一起。百卉丛生,不知其名,农业的得失已远,不明其理。蜜蜂忙碌地飞来飞去,蝴蝶翩翩起舞。邪恶的蟾蜍曾侵蚀天空,使得百虫焦土。如何能有一挥舜帝的琴弦,使和风重回太古时代。叹息万物变化多端,自然界的创造和变化无心,何去何从。你看那朝廷中贤能的宰相坐镇,昆虫草木皆得其所。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一幅草虫图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万物变化的深刻感悟。诗中,作者以画作为媒介,表达了对自然界中高洁与低俗、平庸与杰出并存的复杂情感。同时,通过对蜜蜂、蝴蝶等生物的描绘,以及对邪恶蟾蜍的比喻,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最后,通过对舜帝琴弦和和风的向往,以及对贤能宰相的赞颂,表达了作者对理想政治和社会秩序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和批判性。

张诩

明广东南海人,字廷实,号东所。师事陈献章。成化二十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丁忧后,隐居不仕,累荐不起。正德中召为南京通政司参议,谒孝陵而归。其学以自然为宗,求“忘己”、“无欲”,即心观妙,以揆圣人之用。有《白沙遗言纂要》、《南海杂咏》、《东所文集》。 ► 3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