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哢 (lòng):鸟鸣声。
- 讶 (yà):惊讶。
- 越声:指越地的方言或音调。
翻译
江山间的景致与我本无二致,鸟儿的鸣叫和花枝上的声音却各有不同。 我想要在此题诗,却又担心鸟儿会惊讶,我的诗句还是用越地的音调吟唱吧。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江山景致与鸟鸣花枝的不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思考。诗中“江山景物元同我”一句,展现了诗人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感,而“鸟哢花枝故异音”则巧妙地描绘了自然界中多样性的美。后两句“我欲题诗愁鸟讶,我诗还作越声吟”则体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即诗歌应反映出地域文化的特色,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界生灵的尊重和爱护。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诗歌的深刻感悟。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题毖斋 》 —— [ 明 ] 湛若水
- 《 北峨驿道中口占四首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司马周贞庵之京 》 —— [ 明 ] 湛若水
- 《 四月二十三日省农上方门,遵河而南,止于夹冈门同人馆,示诸生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九日同诸贤登高甘泉山 》 —— [ 明 ] 湛若水
- 《 奉次郊坛嘉会联句六韵酬汪中丞夏黄门见示之作兼呈同会诸公 》 —— [ 明 ] 湛若水
- 《 长江杂咏十一首大胜关 》 —— [ 明 ] 湛若水
- 《 答罗生郡从白鹿洞来问所疑 其二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