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阳明:指王阳明,明代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
- 方吏部:指方献夫,明代官员,曾任吏部尚书。
- 西樵:山名,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 卜居:选择居住的地方。
- 云外:比喻高远的地方。
- 天邻:与天为邻,形容住处高远。
- 江门:地名,位于广东省。
- 津:渡口。
翻译
曾经承诺在西樵山做主人,选择在云外的住所与天为邻。 上山的路正好经过江门,平常来往从不询问渡口。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西樵作主人”和“卜居云外与天邻”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居所。后两句“上山正在江门路,来往寻常不问津”则展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自在与随性,不受世俗束缚,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大自然中。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情怀。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海印寺镜光阁登高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送严介溪冢宰考满上京便道归钤山 》 —— [ 明 ] 湛若水
- 《 采石 》 —— [ 明 ] 湛若水
- 《 于张参议子纯亭中看竹 》 —— [ 明 ] 湛若水
- 《 访李鳌峰别驾于西台遍观胜景乐而有作六首见日亭 》 —— [ 明 ] 湛若水
- 《 过东义庄感旧而作 》 —— [ 明 ] 湛若水
- 《 于席学士院池观莲宴集和张亭溪詹事二首兼呈同会诸公 》 —— [ 明 ] 湛若水
- 《 赠别元默弟还龙江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