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庐山白鹿洞

卅年不见庐山面,依旧庐山似我●。 驻桨题诗人不见,丹山今在小司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卅年:三十年。
  • 驻桨:停船。
  • 丹山:这里指白鹿洞,因其地多红色岩石,故称。
  • 小司徒:古代官职名,这里可能指代某位官员或文人。

翻译

三十年来未曾再见庐山面,庐山依旧,仿佛它也认识我。 停下船来题诗,却不见当年的人,如今白鹿洞的红色山岩,已属于小司徒。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的深情回忆与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中“卅年不见庐山面,依旧庐山似我”展现了诗人对庐山的深厚情感,即使时光流逝,庐山依旧,仿佛与诗人有着不解之缘。后两句则通过“驻桨题诗人不见”和“丹山今在小司徒”的对比,抒发了人事已非、物是人非的哀愁,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庐山及往事的无限眷恋。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