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易自然祷雨

· 梁寅
秋郊旱魃昼人立,野老哀吟如雁声。 龙工戢翼潭水落,毕星藏光溪月明。 霹雳枣枝天将令,太乙瑶坛玄女旌。 澍雨千村感谁赐,神功云是易仙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旱魃(hàn bá):古代传说中能引起旱灾的怪物。
  • 龙工:指龙王,掌管雨水的神。
  • 戢翼(jí yì):收起翅膀,停止飞翔。
  • 毕星:古代星宿名,与雨水有关。
  • 太乙:道教中的高级神祇,掌管天文历法。
  • 瑶坛:指祭祀用的坛场,常指道教的祭坛。
  • 玄女:道教中的女神,常与雨水有关。
  • 澍雨(shù yǔ):及时的雨。
  • 易仙卿:指易自然,诗中的主人公,被尊称为仙卿。

翻译

秋天的郊外,旱灾的怪物白天像人一样站立,老农的哀叹声如同雁鸣。 龙王收起了翅膀,潭水因此退去,毕星隐藏了光芒,溪边的月亮显得格外明亮。 霹雳声中,天将下达了命令,太乙神在瑶坛上挥舞着玄女的旌旗。 千村万落因这场及时的雨而感激,这神奇的降雨功劳,人们说是易仙卿所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日旱灾的景象,通过神话传说的元素,如旱魃、龙工、毕星等,构建了一个神秘而紧张的氛围。诗中“旱魃昼人立”形象生动,表达了旱情的严重性。后文通过“霹雳枣枝”、“太乙瑶坛”等描绘,展现了祈雨仪式的庄严与神秘。结尾处“澍雨千村感谁赐”,既表达了人们对雨水的渴望,也赞美了易仙卿的神奇能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明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梁寅

梁寅

梁寅,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人。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