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竹
竹品类寔繁,方竹惟诡异。
五十有馀种,戴凯之所志。
根将蟠轮方,节以束针比。
作舟未为钜,胜箭未为细。
何如粤山中,方竹拂云起。
四棱一直上,偏颇了不滞。
廉隅色难犯,正直心绝忌。
思昔我高皇,武楼晚登憩。
咨询治道馀,方竹启玉齿。
顾问臣詹同,偶获献上位。
御手为摩挲,亲洒宸翰记。
云汉烂昭回,天葩构甚缔。
遂令植竹微,居然成伟器。
裁为七尺筇,灵寿未足拟。
高皇弃群臣,记藏天府秘。
四海罔攸传,空馀词臣识。
物遇亦有时,端为方竹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寔 (shí):同“是”,表示肯定。
- 诡异:奇特,不同寻常。
- 戴凯:人名,可能是一位植物学家或文献作者。
- 蟠轮:盘曲的轮子,比喻竹根的形状。
- 束针:捆绑的针,比喻竹节的形状。
- 钜 (jù):大。
- 粤山:指广东的山。
- 四棱:四个边,指方竹的形状。
- 偏颇:不公正,不正直。
- 廉隅:棱角,比喻品行端正。
- 宸翰:皇帝的笔迹。
- 云汉:银河,比喻皇帝的笔迹如银河般灿烂。
- 昭回:明亮回旋,形容皇帝笔迹的辉煌。
- 天葩:天上的花朵,比喻皇帝的书法。
- 构甚缔:构造得非常精美。
- 筇 (qióng):一种竹子,可做手杖。
- 灵寿:长寿,比喻竹子的珍贵。
- 天府:指皇宫中的藏书阁。
- 词臣:指文学侍从之臣。
翻译
竹子的种类实在繁多,其中方竹尤为奇特。 有五十多种,这是戴凯所记载的。 根部像盘曲的轮子,节部像捆绑的针。 做成舟虽然不大,但比箭还要细。 但在广东的山中,方竹高耸入云。 四个边一直向上,不偏不倚。 棱角分明,颜色难以侵犯,正直无忌。 想起昔日的高皇帝,晚间在武楼休息。 咨询治国之道后,方竹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询问臣子詹同,偶然得到并献给皇帝。 皇帝亲手抚摸,亲自写下笔迹作为纪念。 笔迹如银河般灿烂,书法构造得非常精美。 使得这普通的竹子,竟然成为了伟大的器物。 制成七尺长的手杖,其珍贵不亚于灵寿竹。 高皇帝去世后,这笔记藏于皇宫的藏书阁。 天下无人知晓,只有文学侍从之臣知晓。 物品的遭遇也有时运,只为方竹而叹息。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方竹”这一特殊竹种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和象征意义。诗中,方竹不仅以其独特的形态(四棱一直上)和品性(廉隅色难犯,正直心绝忌)受到赞美,更因其与皇帝的特殊联系而显得尤为珍贵。诗人通过对高皇帝与方竹的互动的叙述,表达了对这种竹子的深厚情感,同时也隐含了对历史变迁和物品命运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是对自然美的赞颂,也是对历史和文化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