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陈竹轩

· 张诩
门外春深草亦荣,黄莺寂寂听无声。 孤灯不尽连床意,阴雨能知闭户情。 渺渺江湖劳远梦,悠悠身世寄虚名。 凭谁细语陈夫子,更著浮槎泛月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茂盛。
  • 黄莺:一种鸟,羽毛黄色,从眼边到头后部有黑色斑纹,嘴淡红色。叫的声音很好听。
  • 寂寂:形容非常安静,没有声响。
  • 孤灯:孤单的灯,多喻孤单寂寞。
  • 连床:指朋友或兄弟相聚,倾心交谈。
  • 阴雨:天阴又下雨。
  • 闭户:指闭门谢客,隐居。
  • 渺渺:形容悠远;久远。
  • 江湖:指四方各地。
  • 身世:人生的境遇历程。
  • 虚名:空虚的名称,不符实际的声誉。
  • 凭谁:依靠谁。
  • 细语:低声细说。
  • 陈夫子:对陈竹轩的尊称。
  • 浮槎:指古代传说中来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
  • 泛月明:在月光下漂浮。

翻译

门外春天深了,草也茂盛,黄莺却静悄悄的,听不到它的声音。 孤灯下,思念之情不尽,阴雨天更知闭门谢客的情怀。 遥远的江湖让我梦绕魂牵,我这悠久的身世只寄托在虚名之上。 想依靠谁低声细说给陈夫子听,更想乘坐木筏在月光下漂浮。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深处的静谧景象,通过“门外春深草亦荣,黄莺寂寂听无声”表达了自然的宁静与生机。诗中“孤灯不尽连床意,阴雨能知闭户情”则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及隐居生活的情感。后两句“渺渺江湖劳远梦,悠悠身世寄虚名”反映了诗人对江湖生涯的遥远梦想和对虚名的超然态度。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与陈夫子交流的渴望,以及对自由漂泊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语言凝练,表达了诗人对友情、自由和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张诩

明广东南海人,字廷实,号东所。师事陈献章。成化二十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丁忧后,隐居不仕,累荐不起。正德中召为南京通政司参议,谒孝陵而归。其学以自然为宗,求“忘己”、“无欲”,即心观妙,以揆圣人之用。有《白沙遗言纂要》、《南海杂咏》、《东所文集》。 ► 3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