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至教:最高深的教导。
- 四时:四季。
- 百物:万物。
翻译
陈生多次向我求教,我想要开口,但话未出口,意思已经传达。 这才明白,最高的教导其实是不言而喻的,四季更迭,万物生长,无不体现着天道的奥妙。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湛若水对教育的深刻理解。他认为,真正的教导不在于言语的传授,而在于能够让学生自己领悟到事物的本质。通过“无言”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和理解,这样的教导才是最高深的。诗中“四时百物无非天”一句,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阔景象,也隐喻了天道的普遍存在,强调了教育的深远意义。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除夕 》 —— [ 明 ] 湛若水
- 《 喜觉山洪大巡来访朱明洞天遂讲于青霞洞次来韵答之 》 —— [ 明 ] 湛若水
- 《 为永顺彭宣慰题四首天章阁 》 —— [ 明 ] 湛若水
- 《 元旦 》 —— [ 明 ] 湛若水
- 《 福建长乐柯生乔可尚迁博学士也斋戒三日尽弃其学而请学焉喜而与之诗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问庵佥宪马君宗孔求题圃中楼亭及八景,共十绝其三房云捧抛 》 —— [ 明 ] 湛若水
- 《 南岳之怀秋暮愈切道远囊空何日发轫谩作呈知己 》 —— [ 明 ] 湛若水
- 《 题谏议祠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