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女

· 梁寅
娥娥城中女,小楼对门家。 相骄茜裙新,并笑双鬟斜。 花窗弄鹦鹉,月榭弹琵琶。 不自结衣带,笑人说丝麻。 越女当自羞,燕姬何足誇。 但愁玉颜改,眼底生尘沙。 秋江芙蓉落,天寒空怨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娥娥:形容女子美貌。
  • 茜裙:红色的裙子。
  • 双鬟:古代女子的一种发型,两个发髻。
  • 花窗:装饰有花纹的窗户。
  • 鹦鹉:一种能模仿人言的鸟。
  • 月榭:建在月下的亭台。
  • 琵琶:一种四弦的弹拨乐器。
  • 衣带:衣服上的带子,这里指系衣带的动作。
  • 丝麻:指纺织的工作。
  • 越女:指越地的女子,通常指美女。
  • 燕姬:指燕地的女子,也常指美女。
  • 玉颜:美丽的容颜。
  • 尘沙:比喻岁月的痕迹或世俗的烦恼。
  • 芙蓉:荷花的别称。
  • 怨嗟:怨恨和叹息。

翻译

美丽的城中女子,住在对面的小楼里。 穿着崭新红裙,双鬟斜斜,相互嬉笑。 在花窗边逗弄鹦鹉,月下的亭台上弹奏琵琶。 她们不亲自系衣带,笑着听人说纺织的事。 越地的女子应当自愧不如,燕地的女子也不足以夸耀。 只怕美丽的容颜改变,眼中充满了世俗的烦恼。 秋天的江边,荷花凋落,天寒地冻,空自怨恨叹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城中女子的生活情景,通过她们的外貌、服饰、娱乐活动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展现了她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情感。诗中“娥娥城中女”一句,即以“娥娥”形容女子的美貌,而“小楼对门家”则点明了她们的居住环境。后文通过对她们日常生活的细致描写,如“茜裙新”、“双鬟斜”、“花窗弄鹦鹉”、“月榭弹琵琶”,生动地勾勒出一幅优雅闲适的画面。然而,诗的结尾却透露出对未来的忧虑,“但愁玉颜改,眼底生尘沙”,表达了对青春易逝、美貌难留的无奈和哀愁,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厌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明代女性生活的多面性。

梁寅

梁寅

梁寅,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人。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