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杳杳:形容深远、幽暗的样子。
- 云谷:云雾缭绕的山谷。
- 忘归:忘记归去,形容沉醉其中不愿离开。
翻译
芦花在远处幽暗地随风摇曳,送来了阵阵凉意, 云雾缭绕的山谷深处,引发了我无尽的兴致。 这里有九十六座山峰,它们似乎在挽留我, 我沉醉其中,忘记了归途,甚至忘记了这里是他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沉醉自然的画面。通过“芦花杳杳送风凉”和“云谷深深引兴长”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后两句“九十六峰留我住,忘归不记是他乡”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在自然中的忘我之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意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题画七首 》 —— [ 明 ] 湛若水
- 《 甲午元宵予奉会于池亭承诸公乘雪见过分得五言绝句体四首因以奉谢 其一 》 —— [ 明 ] 湛若水
- 《 谒徐高士墓二章章十句 》 —— [ 明 ] 湛若水
- 《 题日惺斋为杬上舍封兼似乡进士郑世迪 》 —— [ 明 ] 湛若水
- 《 送何子行广文之任广昌时张广汉在南都因寄意焉 》 —— [ 明 ] 湛若水
- 《 于席学士院池观莲宴集和张亭溪詹事二首兼呈同会诸公 》 —— [ 明 ] 湛若水
- 《 北都自严寄阳明子 》 —— [ 明 ] 湛若水
- 《 壬子七月十五日夜同黄慎斋司训周启政上舍宿白云御书阁作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