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邜避地宿宜阳梦绣领二方谩云杜云采色三秋动而首尾俱忘醒念兹游不及秋而黄鸟碧云皆不晓所谓姑续成之以俟
渺渺沅湘路,征人入梦初。
晴穿黄岛岭,庙下碧云梳。
采色三秋动,云程一鸮孤。
何时重沽酒,风雨谢泥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邜(xī):古代地名,今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
- 避地:指逃避战乱或灾难的地方。
- 宜阳:地名,今河南省宜阳县。
- 绣领:指华美的衣领,这里可能指梦境中的美好景象。
- 杜云:可能指杜鹃的云彩,或指杜鹃鸟的叫声。
- 采色:指秋天的景色,色彩丰富。
- 三秋:指秋季的三个月,即整个秋天。
- 黄鸟:可能指黄莺或其他黄色的鸟类。
- 碧云:青绿色的云彩,常用来形容秋天的天空。
- 姑续:姑且继续。
- 俟(sì):等待。
翻译
在邜地逃避战乱,夜宿宜阳,梦见了华美的衣领。梦中说这是杜鹃的云彩,秋天的色彩因此而生动,但梦中的首尾都已忘记。醒来后,我想到这次旅行并未到秋天,而黄鸟和碧云的景象我都不明白,所以姑且继续写成这首诗,以等待未来的理解。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逃避战乱的途中,夜宿宜阳时的一个梦境。诗中通过“绣领”、“黄岛岭”、“碧云梳”等意象,构建了一个色彩丰富、景象优美的梦境。然而,梦境的首尾都已遗忘,诗人醒来后对梦中的景象感到困惑,只能姑且将这梦境记录下来,期待未来能有所领悟。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在动荡时期的无奈与迷茫,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