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厓为侍御周襄虞先生题

· 张诩
一厓高控浙东西,上柱苍苍下映溪。 秋色迥连沧海阔,晚晴偏觉万山低。 擎天终古何由壤,拔地无阶岂易跻。 我欲振衣酬仰止,钱塘烟水搒舟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苍厓(cāng yá):青色的山崖。
  • 侍御:古代官职名,负责监察等职责。
  • 周襄虞:人名,可能是诗中提到的侍御。
  • 擎天(qíng tiān):支撑天空,形容山峰高耸。
  • (jī):攀登,上升。
  • 振衣:整理衣裳,比喻准备行动。
  • 仰止:仰望,表示敬仰。
  • 钱塘:地名,今杭州。
  • 搒舟(bàng zhōu):划船。

翻译

一座高耸的山崖,控制着浙江的东西两侧,上方与苍天相连,下方映照着溪流。秋天的景色与广阔的海洋相连,晚晴时分,万山显得格外低矮。自古以来,这座山峰就像支撑着天空,难以想象它是如何形成的;它拔地而起,没有阶梯,攀登不易。我想要整理衣裳,表达对这山峰的敬仰之情,但在钱塘江的烟水中,划船却迷失了方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壮观的山崖,通过高远的视角和生动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高山的向往。诗中“擎天终古何由壤,拔地无阶岂易跻”巧妙地运用了对仗和夸张,强调了山崖的雄伟与难以攀登。结尾的“钱塘烟水搒舟迷”则带有一种迷茫与向往并存的情感,增添了诗意的深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开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艺术表达。

张诩

明广东南海人,字廷实,号东所。师事陈献章。成化二十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丁忧后,隐居不仕,累荐不起。正德中召为南京通政司参议,谒孝陵而归。其学以自然为宗,求“忘己”、“无欲”,即心观妙,以揆圣人之用。有《白沙遗言纂要》、《南海杂咏》、《东所文集》。 ► 3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