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篁墩文集偶成

· 张诩
前辈才名后辈闻,未从江海挹馀芬。 文章可但堪华国,讲读多应善启君。 施貌入宫应有妒,疑金到底竟难分。 惜才谁体希文意,千古程文继柳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篁墩:地名,这里指代程敏政,因其号篁墩。
  • (yì):汲取,引申为学习或欣赏。
  • 馀芬:余香,比喻前人的遗风或余泽。
  • 华国:使国家光彩,指文章有很高的价值。
  • 讲读:讲解和阅读,这里指程敏政的讲学和著作。
  • 施貌:施展才华。
  • 入宫:比喻进入朝廷或高层。
  • 疑金:疑似的黄金,比喻真伪难辨。
  • 希文:指程敏政,字希文。
  • 程文:指程敏政的文章。
  • 柳文:指柳宗元的文章。

翻译

前辈的才华和名声被后辈所听闻,我虽未曾亲自到江海之中去汲取那余下的芬芳。他的文章不仅仅能够为国家增添光彩,他的讲学和著作也一定善于启迪君王。施展才华进入朝廷或许会招来嫉妒,真伪难辨的事情终究难以分辨。可惜没有人能真正体会到希文的深意,千古之后,程敏政的文章将继柳宗元之后流传。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程敏政(篁墩)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文章和讲学的高度评价。诗中,“前辈才名后辈闻”一句,即表明程敏政的才华和名声已经传扬开来,为后辈所知。后文通过对程敏政文章的赞美,以及对其讲学可能产生的影响的肯定,进一步强调了其学术和文学成就的重要性。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程敏政深意的惋惜,以及对其文章能够流传千古的期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前辈学者的崇敬之情。

张诩

明广东南海人,字廷实,号东所。师事陈献章。成化二十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丁忧后,隐居不仕,累荐不起。正德中召为南京通政司参议,谒孝陵而归。其学以自然为宗,求“忘己”、“无欲”,即心观妙,以揆圣人之用。有《白沙遗言纂要》、《南海杂咏》、《东所文集》。 ► 392篇诗文

张诩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