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虔州会故人蒋中丞诚之先生

· 张诩
一别中丞二十秋,朋簪今喜盖虔州。 西江开府逢新政,南海攀辕忆旧游。 宦辙萍蓬浑莫定,斯文胶漆素相投。 乞骸会有重来日,准许江山半饷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朋簪:朋友。
  • :覆盖,此指聚集。
  • 西江:指江西,虔州位于江西。
  • 开府:指设立府署,自选僚属,此指新任官职。
  • 攀辕:牵挽车辕,表示挽留。
  • 宦辙:官途,仕途。
  • 萍蓬:比喻行踪不定。
  • 斯文:指文化或文人。
  • 胶漆:比喻情谊深厚,不可分离。
  • 乞骸:请求退休。
  • 饷留:短暂的停留。

翻译

自从与中丞分别已有二十年,如今在虔州欣喜地与朋友们重聚。 在西江地区新任官职,遇到了新政,回忆起在南海时的旧日游历,那时曾挽留过中丞。 官途上的行踪如同浮萍和蓬草般不定,但我们的文化情谊却如胶似漆,深厚无比。 希望将来退休时能再次相聚,哪怕是短暂的停留,也足以欣赏这美丽的江山。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旧友的深厚情谊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诗中,“一别中丞二十秋”展现了时间的流逝,而“朋簪今喜盖虔州”则描绘了重逢的喜悦。通过“西江开府逢新政”与“南海攀辕忆旧游”的对比,诗人不仅回顾了过去的经历,也表达了对新政的期待和对旧时光的留恋。最后,诗人以“乞骸会有重来日,准许江山半饷留”作结,寄托了对未来再次相聚的希望,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往昔岁月的深深眷恋。

张诩

明广东南海人,字廷实,号东所。师事陈献章。成化二十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丁忧后,隐居不仕,累荐不起。正德中召为南京通政司参议,谒孝陵而归。其学以自然为宗,求“忘己”、“无欲”,即心观妙,以揆圣人之用。有《白沙遗言纂要》、《南海杂咏》、《东所文集》。 ► 3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