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调筝人三首

生憎花发柳含烟,东海飘零二十年。 忏尽情禅空色相,琵琶湖畔枕经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生憎(shēng zēng):最恨、偏恨。
  • 忏(chàn):佛教指请人容忍宽恕,这里有消除之意。
  • 情禅:指有关情爱的道理、哲理。
  • 色相:佛教术语,指事物的形状外貌,这里指尘世的虚幻表象。

翻译

我最恨花儿开放柳树含烟的时节,在东海一带漂泊已经二十年了。 我已消除了一切有关情爱的念头,看破尘世的虚幻表象,在琵琶湖畔枕着经书入眠。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首句“生憎花发柳含烟”,以景衬情,通过对美好春景的“生憎”,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苦闷与矛盾。“东海飘零二十年”则道出了诗人长期漂泊的孤寂生活。后两句“忏尽情禅空色相,琵琶湖畔枕经眠”,表现出诗人对尘世情感的超脱和对佛教教义的某种追求,希望通过消除情爱之念和看破尘世虚幻来寻求内心的平静。整首诗意境深沉,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内心的挣扎与寻求解脱的渴望。

苏曼殊

苏曼殊

苏曼殊,原名玄瑛,字子谷,后为僧,号曼殊。广东香山(今中山)人,留学日本,漫游南洋各地。能诗文,善绘画,通英、法、日、梵等文,曾任报刊编辑及学校教师。与章炳麟、柳亚子等人交游,参加南社。诗悱恻芬芳,又以浅近文言作小说,有《断鸿零雁记》、《碎簪记》等,并翻译拜伦、雨果等人作品。有《苏曼殊全集》。 ► 1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