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武汉形势

黄沙卷日堕荒荒,一鸟随云度莽苍。 山入空城盘地起,江横旷野竟天长。 东南形胜雄吴楚,今古人才感栋梁。 远略未因愁病减,角声吹彻满林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堕(duò):落下。
  • 莽苍:形容郊野景色迷茫。
  • 形胜:地理位置优越,地势险要。

翻译

黄沙漫天,太阳西沉,大地一片荒凉,一只鸟随着云朵在苍茫的天空中飞翔。 山峦进入空荡的城池,盘旋着拔地而起,长江横亘在旷野之上,仿佛与天一样长。 东南地区地势优越,是吴楚之地的雄伟之处,古往今来的人才让人感叹是国家的栋梁。 远大的谋略并没有因为忧愁和疾病而减少,号角声在满是霜的树林中响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武汉的壮丽景色和重要地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雄心壮志和忧国之情。

诗的首联通过“黄沙卷日”“一鸟随云”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苍茫、辽阔的氛围,展现了武汉地区的荒野景象。颔联则着重描绘了武汉的地形地势,山“盘地起”,江“竟天长”,形象地表现出了山峦的雄伟和长江的浩瀚,凸显了武汉的地理优势。颈联从地理过渡到人才,强调了东南地区的重要性以及人才的宝贵。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尽管身处困境(愁病),但仍未放弃远大的抱负和理想,“角声吹彻满林霜”一句,以景结情,给人以一种悲壮、坚毅的感觉。

整首诗意境雄浑,语言简洁有力,既描绘了武汉的自然风光和地理形势,又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和志向,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谭嗣同

谭嗣同

谭嗣同,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少时师从欧阳中鹄,后加入维新派。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四岁,与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和康广仁并称为“戊戌六君子”。代表作品有《仁学》、《狱中题壁》、《寥天一阁文》、《莽苍苍斋诗》、《远遗堂集外文》等。 ► 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