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长度

少年才子美风流,曾记当年汗漫游。 走向天边探禹穴,醉于马上拂吴钩。 湘江一水芙蓉隔,淮浦清尊桂树留。 十里邮亭轻往返,兴来何惮买行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1. 汗漫游:指漫游,形容漫游之远。“汗”读(hán)。
  2. 禹穴:指传说中夏禹的葬地,在今浙江绍兴之会稽山。
  3. 吴钩:泛指利剑,这里代指战斗的行为。
  4. 湘江:是湖南省最大河流。
  5. 淮浦:淮河水边。
  6. 邮亭:古时设在沿途,供送文书的人和旅客歇宿的馆舍。

翻译

年少的才子风度翩翩、气质洒脱,还记得当年那遥远的漫游旅程。走向天边去探寻禹穴,在马背上醉酒时挥舞着吴钩(宝剑)。湘江的水将芙蓉般的美好相隔,淮河水边举着清酒,桂树留下了身影。十里的邮亭之间轻松地往返,兴致来了哪里会怕花钱买船出行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少年才子的潇洒形象和他丰富多彩的游历生活。诗的首句描写了才子的美好风姿和风流气质,“曾记当年汗漫游”则引出了下文对其游历经历的叙述。“走向天边探禹穴,醉于马上拂吴钩”,表现出才子的勇敢探索精神和豪迈气概。“湘江一水芙蓉隔,淮浦清尊桂树留”,通过对湘江和淮浦两地景色的描绘,烘托出才子游历的广阔范围和丰富体验。最后两句“十里邮亭轻往返,兴来何惮买行舟”,进一步强调了才子的随性和对游历的热爱。整首诗意境开阔,语言优美,生动地展现了少年才子的风采和他充满活力的生活态度。

韩上桂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