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归

曾携彩笔干星象,拟就甘泉谒圣明。 白璧几投人易老,黄金虚索骥空鸣。 扁舟夜出燕山远,渡海南还岭树平。 自是游人爱秋色,不妨留滞结芳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干星象:冒犯星象,此处指想要有所作为,做出一番事业。干(gān),触犯。
  • 谒圣明:拜见圣明的君主。
  • 白璧:美玉,喻指美好的事物或人才。
  • :寻求。
  • :良马,比喻杰出的人才。
  • 扁(piān)舟:小船。
  • 芳蘅:香草名。

翻译

曾经带着如彩笔般的才华想要干一番大事,打算到甘泉宫去拜见圣明的君主。 多次献上美好事物却容易让人年华老去,空有像良马一样的才华却只能徒然悲鸣。 乘着小船在夜晚离开燕山,路途遥远,渡海向南返回,山岭上的树木看起来变得平坦。 本来就是出游的人喜爱秋天的景色,不妨在这里停留,与香草为伴。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色的喜爱。诗的前两句,诗人回忆自己曾经的抱负和理想,想要施展才华,拜见圣君,然而现实却未能如愿。“白璧几投人易老,黄金虚索骥空鸣”,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多次努力却未得到赏识,时光流逝,自己的才华也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无奈。后两句则转而描写旅途的情景和诗人的心境,诗人在归途中欣赏秋天的景色,决定暂且停留,享受自然之美,也流露出一种在困境中寻求安慰和寄托的情感。整首诗意境深沉,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将诗人的复杂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韩上桂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