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扬子云草玄图

· 谢榛
蚕丛之国三秦西,千峰上与青天齐。 栈道悬空历万险,巨竹脩藤当昼迷。 瀑布砰訇响不绝,阴壑直下垂虹霓。 班虎咆哮黑熊啼,飒沓风舞双鹍鸡。 路出剑门沃野阔,锦江秋水明玻瓈。 蜀中文物古来盛,两汉名士特标题。 前有马卿后扬子,高才往往怀金闺。 火德中衰世板荡,谁能皓首甘幽栖。 枫树森森隐茅宇,荒凉门径无轮蹄。 草玄拟易坐朝夕,冥心自得穷端倪。 水有汀洲山有溪,居然此道在盐齑。 龙蛇知时蛰深窟,男儿志气何乖睽。 校书阁下独遗恨,首阳二子光蒿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蚕丛之国:古蜀国,此指四川。“丛”读音为“cóng”。
  • 脩藤:长长的藤条。“脩”读音为“xiū”,同“修”,长的意思。
  • 砰訇(pēng hōng):形容声音巨大。
  • 飒沓(sà tà):众多而迅疾的样子。
  • 鹍鸡(kūn jī):古书上说的一种形似鹤的鸟。
  • 板荡:《诗经·大雅》有《板》《荡》二篇,讥刺周厉王无道,败坏政局。后以“板荡”指政局变乱或社会动荡。
  • 盐齑(jī):切碎的腌菜或酱菜。

翻译

在三秦之地的西边是古蜀国,那里千峰高耸与青天相齐。 悬空的栈道经历万险,巨大的竹子和修长的藤条在白天也让人迷惑。 瀑布发出巨大的声响不断传来,阴暗的山谷一直向下仿佛垂着彩虹。 斑斓的老虎咆哮着,黑熊啼叫着,众多迅疾的风舞动着双鹍鸡。 走出剑门关,肥沃的田野广阔,锦江的秋水清澈如透明的玻璃。 蜀中的文化遗产自古以来就很繁盛,两汉的名士特别被人们提及。 前面有司马相如,后面有扬子云,他们才华出众,却常常怀念朝廷。 汉室的火德中途衰落,世道动荡不安,谁能心甘情愿地隐居到老呢? 枫树林茂密地隐藏着茅屋,荒凉的门径没有车马的痕迹。 扬子云撰写《太玄经》模拟《周易》,从早到晚坐着,静心思考以探究事物的头绪。 有水有汀洲,有山有溪流,居然在这样的环境中追求学问。 龙蛇知道时机而蛰伏在深窟中,男儿的志气怎能背离呢? 在校书阁那里独自留下遗憾,伯夷和叔齐在首阳山上只能让自己的身影埋没在蒿藜之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四川的壮丽景色以及扬子云的事迹和精神。诗的开头通过对蜀地山川的描写,展现出其雄伟险峻和神秘的氛围。随后提到蜀中的文化繁荣和两汉名士,突出了扬子云的高才和他对朝廷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世道的动荡和人们的无奈。诗中对扬子云撰写《太玄经》的情景进行了刻画,表现出他专心致志、探究真理的精神。最后,诗人通过对龙蛇蛰伏和首阳二子的对比,表达了对男儿志气的思考。整首诗意境宏大,语言优美,既有对自然风光的描绘,也有对历史人物和文化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人生的感悟。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