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顾桂岩唐蕙庵陈笔山萧仪庭四郎中
自古悲歌聚散情,索居那问著书成。
世多岐路心何向,日有琴樽气自平。
鸿雁夜寒投野渚,芙蓉秋色照江城。
飘蓬独拟三台赋,振藻谁齐六代名。
戍卒战来荒旧业,岛夷乱后苦苍生。
身居白下瞻依切,莫道天涯远圣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索居:孤独地散处一方。
- 岐路:指岔路,比喻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选择。“岐”读音为“qí”。
- 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
- 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
- 芙蓉:荷花的别称。
- 江城:临江的城市。
- 飘蓬:比喻漂泊无定的人。
- 振藻:施展文采。
翻译
自古以来,人们相聚与离散时总会有悲伤的情感,孤独生活哪里还问著作是否完成。 世间有许多艰难的道路,心不知该走向何方,好在每天有琴和酒,心绪自然平静。 鸿雁在寒夜中投身于荒野的水中小块陆地,荷花在秋色中映照临江的城市。 我像漂泊无定的人打算创作三台赋,施展文采谁能比得上六朝的名声。 守边的士卒作战归来,使旧日的产业荒芜,海岛的夷人叛乱过后,百姓生活痛苦。 我身处在白下,对朝廷的敬仰和依念十分殷切,不要说身处天涯就远离了圣明。
赏析
这首诗情感复杂,既表达了诗人孤独索居时的心境,又反映了对世事的关注和对百姓的同情。诗的开头抒发了聚散无常的感慨和对著书的思考,接着通过“世多岐路心何向,日有琴樽气自平”表现出在困境中寻求内心平静的态度。中间几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自己的文学抱负,增添了诗意的美感。后面则关注到战争和叛乱给百姓带来的苦难,体现了诗人的忧民情怀。最后表达了对朝廷的依念,尽管身处远方,心仍向圣明。整首诗意境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学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