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王鉴川少司马总制
贺兰山下阵云横,岂学终军漫请缨。
壮士气豪凭虎略,材官谋定取龙城。
旌麾北转无征战,节制西连有重轻。
狐岭摩空秋尽色,兔河荡月古来声。
风吹凄断胡笳曲,天与恩威汉塞兵。
百将传中谁并驾,两朝功后自完名。
鼎彝入勒当昭代,韦布论交在雅情。
尚忆都门共杯酒,也曾义气许狂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贺兰(Hè lán):山名,位于今宁夏与内蒙古交界处。
- 阵云:浓重厚积形似战阵的云。
- 终军:西汉人,曾主动请缨出使南越。这里指自告奋勇请求担当重任的人。
- 请缨:请求杀敌或请求给予任务。
- 虎略:克敌制胜的军事策略。
- 材官:秦汉时始置的一种地方预备兵兵种,这里泛指英勇的将士。
- 龙城:匈奴祭天圣地,这里借指敌军要地。
- 旌麾(jīng huī):帅旗,这里指代军队。
- 节制:指挥管辖。
- 狐岭:地名。
- 兔河:地名。
- 鼎彝:古代祭器,这里指功业。
- 勒:雕刻。
- 昭代:政治清明的时代。
- 韦布:指平民,这里指平民之交。
翻译
在贺兰山下,浓云密布如战阵般横陈。我岂能学那终军,轻易地主动请求担当重任。 壮士们士气豪迈,凭借着出色的军事策略。英勇的将士们谋划已定,要攻取敌军的要地龙城。 军队向北转战,已没有了征战之事。指挥管辖的西部防线,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狐岭高耸入云,秋色已尽。兔河之上,月光荡漾,传来古老的声响。 秋风吹来,胡笳曲声凄切中断。上天赋予汉军在边塞的恩威。 在众多将领的传记中,谁能与之并驾齐驱。在两朝建立功业之后,自然能成就完美的声名。 功业应当铭刻在鼎彝之上,这是清明之世的见证。平民之交在于高雅的情意。 还记得在京城时一起共饮杯酒,也曾意气风发,允许我这狂放之人的豪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寄给王鉴川少司马总制的,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敬仰。诗的开篇通过描写贺兰山下的景象,引出对王鉴川军事才能和豪迈气概的赞扬。“壮士气豪凭虎略,材官谋定取龙城”展现了将士们的英勇和战略的精妙。“旌麾北转无征战,节制西连有重轻”描述了军队的胜利和其在西部防线的重要性。诗中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如“狐岭摩空秋尽色,兔河荡月古来声”,增添了诗歌的意境和美感。同时,诗中也提到了将领的功绩和名声,以及作者与王鉴川之间的情谊。整首诗气势恢宏,意境壮阔,语言豪迈,充分表达了对王鉴川的钦佩之情以及对国家军事胜利的歌颂。